摘要
侗族族源问题,是目前民族学界讨论的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为有益于问题的深入研究,获得比较统一而正确的认识,笔者以侗族杨姓家族制度的一些特点,对侗族族源问题提出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请行家批评指正。 杨姓是侗族的主要姓氏之一,他们遍布湘、黔、桂毗邻的广大侗族地区,并多有聚族而居的特点。在杨姓家族内,由若干个血缘较近的家庭组成亲房,若干个血缘较近的亲房组成小房族,若干个小房族组成大房族,若干个大房族组成“甲”,若干个“甲”组成氏族。据天柱蓝田都甫和湖南芷江碧涌杨姓清末民初时修的《杨氏族谱》记载,该支杨姓族人共划分为十个“甲”,是由生活在元末明初的远祖泰吉公五代孙辛一等九个裔孙一脉分流的。其中辛一的裔孙一脉分为三“甲”和五“甲”,辛四的裔孙一脉分为六“甲”,辛六的裔孙一脉分为九“甲”,辛九的裔孙一脉分为十“甲”。该谱序言说:“德远公之枝茂而芳声,一子三孙,长辛一,次辛二,三辛三。吾公居其长,辛一,一腹生二子,长鼎文,三甲;次鼎鼎,五甲”。又说:“秀荣公生子三,
出处
《凯里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45-47,共3页
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