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什么的平等”?(下)——齐物平等与“跨体系社会”
被引量:14
摘要
“齐物平等”提出的恰恰是中国古典思想中的“物观”,从而不能单纯地从人类中心论的角度加以阐释。
参考文献10
-
1Barry Sautman,严海蓉.“中国在非洲”的三重误读[J].南风窗,2010(5):29-32. 被引量:3
-
2张倩红.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的犹太观[J].世界历史,2004(6):91-99. 被引量:16
-
3Michael P.Levine."everything that exists constitutes a unity(in some sense)and…this all-inclusive unity is divine(in some sense)". A Non-Theistic Concept of Deity . 1994
-
4Stephen R.L s.The Moral Status of Animals. . 1977
-
5T.L.S.Sprigge.The Importance of Subjectivity. . 2011
-
6Wang Hui.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 . 2011
-
7étienne Balibar,Trans.by James Swenson.We,The People of Europe?Reflections on Transnational Citizenship. . 2004
-
8étienne Balibar,trans.by Christine Jones,James Swenson,Chris Turner."What is a border?". Politics and the Other Scene . 2002
-
9Peter Singer’’’’s.Animal Liberation:A New Ethics for Our Treatment of Amimals. . 1976
-
10Emile Durkheim,Marcel Mauss.Note on the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Techniques,Technology,and Civilization . 2006
二级参考文献15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119页.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
3沃尔特·拉克.《犹太复国主义史》[M].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1页.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
5伊扎·门德尔松.《犹太人与左派主义者研究论集》(Ezar Mendelsohn,ed.,Essential Papers on Jews and the Left),纽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0页.
-
6尤利叶斯·卡勒巴赫.《卡尔·马克思及其对犹太教的激进评论》(Julius Carlebach,Kad Marx and the Radical Critique of Judaism),伦敦劳特利奇-基根·保罗出版公司1978年版,第282页.
-
7伊扎·门德尔松.《犹太人与左派主义者研究论集》,第393—395页.
-
81992年出版.《犹太百科全书新标准版》(The New Standard Jewish Encyclopedia)
-
9摩迪·M.卡普兰.《正在形成中的伟大犹太教—犹太教的现代演进研究》(Mordecal M.Kaplan,The Creater Judaism in the Making-A Study of the Modern Evolution of Judaism),纽约重建主义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
10摩迪·M.卡普兰..《正在形成中的伟大犹太教-犹太教的现代演进研究》..,,..第181—182页..
共引文献17
-
1王志军.论犹太教对马克思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2008(1):1-10. 被引量:7
-
2张添翼.论作为同化的启蒙——从政治哲学角度重释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J].学习与探索,2013(9):15-20.
-
3张倩红,尚万里.近十年来(1997-2007)国内犹太研究的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5):1-8. 被引量:3
-
4蔺焕萍.全方位审视犹太人的前世今生--读《以色列史》有感[J].西亚非洲,2009(4):69-72.
-
5杨泽章,孙明明.《论犹太人问题》的政治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0(4):1-5.
-
6高策.国内对《论犹太人问题》的研究综述[J].开封大学学报,2010,24(2):33-35.
-
7杨泽章.《论犹太人问题》的政治哲学维度与当代价值[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75-80.
-
8刘大生.我国宪法不宜规定示威自由——和谐视角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一点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2):118-123. 被引量:1
-
9许坤平.“异化”视域下的“人的解放”——《论犹太人问题》批判逻辑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5):90-93.
-
10郭秋梅.中国在非跨国公司与国家形象[J].开放导报,2012(4):37-4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10
-
1周星.中国民俗学著述中的区域本位、民族本位与事象本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24-32. 被引量:6
-
2雒珊.生活取向:县域返乡青年创业的实践逻辑及风险[J].当代青年研究,2023(2):1-13. 被引量:14
-
3黄志辉.土地为媒:跨体系社区的多元一体联结纽带[J].青海民族研究,2022,33(3):35-39. 被引量:1
-
4王铭铭.“家园”何以成为方法?[J].开放时代,2021(1):24-37. 被引量:16
-
5龚浩群.中国东南亚研究的人类学路径:回顾与反思[J].东南亚研究,2021(6):17-29. 被引量:3
-
6孔祥吉.胶州湾危机与维新运动的兴起[J].历史研究,1998(5):27-39. 被引量:9
-
7林惠祥.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15(1):189-213. 被引量:45
-
8陶文钊.日美在中国东北的争夺(1905─1910)[J].世界历史,1996(1):12-20. 被引量:2
-
9今村与志雄,赵京华.鲁迅、周作人与柳田国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1):248-255. 被引量:7
-
10赵京华.周作人与柳田国男[J].鲁迅研究月刊,2002(9):33-43.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14
-
1黄志辉.土地为媒:跨体系社区的多元一体联结纽带[J].青海民族研究,2022,33(3):35-39. 被引量:1
-
2李京桦.从正义角度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合理性及政策调整[J].云南社会科学,2014(6):94-97. 被引量:1
-
3赖锡三,何乏笔,任博克,陈崇柏,李志桓.关于《庄子》的一场跨文化之旅:从任博克的Wild card出发[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34(5):1-26. 被引量:4
-
4汪晖.作为思想对象的二十世纪中国(上)——薄弱环节的革命与二十世纪的诞生[J].开放时代,2018(5):78-103. 被引量:11
-
5鄢一龙.“十四五”时期:推动以人民真实福祉为中心的发展[J].理论与改革,2020(4):94-105. 被引量:5
-
6邹益民.当代中国法理学主体性发展的内卷化及其克服[J].法商研究,2021,38(6):88-102. 被引量:1
-
7陈赟,莫加南,赖锡三,李家郡,李志桓.汪晖“齐物平等与跨体系社会”的天下想象[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1-19. 被引量:2
-
8汪晖.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古史/故事新辨(上)[J].文史哲,2023(1):5-41. 被引量:13
-
9强世功.“跨文明”与“新边疆”——从“中国香港问题”到“以中国香港为方法”[J].开放时代,2023(2):127-146. 被引量:6
-
10邹益民.当代中国法理学主体性发展的内卷化及其克服[J].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2(3):3-15.
二级引证文献62
-
1吴舒洁.革命文学的“科学”与中国的“现代生活”[J].现代中文学刊,2023(5):14-18.
-
2陳慧貞.鏡喻之境:《莊子》中的主體轉化與倫理關懷[J].诸子学刊,2020(1):148-162.
-
3黄徐双.《补天》:历史循环与鲁迅的“永恒创造”[J].上海鲁迅研究,2023(4):41-54.
-
4马克·本德尔,梁昭,汤晓青,徐新建.前沿对话:多民族文学的瓶颈与突破[J].文学人类学研究,2020(1).
-
5王勇.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范式反思[J].人大法律评论,2022(2):276-298.
-
6李京桦.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建设中多重身份考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9):27-32. 被引量:6
-
7任博克,何乏笔,赖锡三,吴崇柏,释修畅,陈慧贞,李志桓.庄子与天台的吊诡性思维:延续Wild Card的跨文化对话[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34(7):1-30. 被引量:3
-
8强世功.陆地与海洋——“空间革命”与世界历史的“麦金德时代”[J].开放时代,2018(6):103-126. 被引量:15
-
9李斌.“妖魔化”郭沫若是拒绝与中国的“短二十世纪”对话[J].东方学刊,2018,0(2):95-104. 被引量:1
-
10李智星.从晚清地缘政治和20世纪国际主义看当代的“一带一路”[J].深圳社会科学,2019,0(3):60-69.
-
1曾誉铭.礼、仁与君子:中国古典政治生活的立基与敞开[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30(5):33-37.
-
2郭兴华.大道:中国艺术精神[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4(6):123-124.
-
3周瑾.道器交濟:形而上下之中[J].中国文化,2015(1):58-78. 被引量:2
-
4唐勇.从庄子的“与物为春”说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9(4):63-64. 被引量:1
-
5匡宇.中国古典思想的规范性之思——以朱子释庸的思想史意义与《中庸》开篇为例[J].文化与诗学,2013(1):165-186.
-
6周瑾.“通”的体知——《庄子》思想的身体之维[J].文艺研究,2008(5):20-31. 被引量:4
-
7吴晓番.古代中国哲学中的“自我”[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4):10-15. 被引量:4
-
8付蓉.论中国现代美学的双重融合之路[J].艺术教育,2016(12):59-60.
-
9陈赟.幽明之故与天人之际——从船山易学的视域看[J].周易研究,2004(5):72-80. 被引量:1
-
10丁耘.哲学在中国思想中重新开始的可能性[J].中国社会科学,2013(4):4-27. 被引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