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4,共2页
China Brewing
同被引文献64
-
1胡国栋,张晓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啤酒微量香味组分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2):1-5. 被引量:33
-
2李代禧,吴智勇,徐端钧,徐元植.啤酒主要成分的近红外光谱法测定[J].分析化学,2004,32(8):1070-1073. 被引量:41
-
3王云川,李红,刘伟成,黄彦君,郑昕,骆怀民,吴永阳,张五九.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啤酒中的风味物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1):90-94. 被引量:22
-
4刘海兵.高级醇对啤酒风味的影响及其在啤酒生产中的控制措施[J].酿酒,2005,32(1):54-55. 被引量:17
-
5寇运同,胡永松,王忠彦.固态法白酒酒糟研究利用的评述[J].酿酒科技,1994(5):64-67. 被引量:19
-
6王艳红,周伟.色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酒类检测中的应用[J].酿酒科技,2005(3):80-82. 被引量:9
-
7王德昌,明明,周维广.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级醇[J].啤酒科技,2005(3):37-38. 被引量:6
-
8宫英振,梁双波,王颉.苹果酒中高级醇生成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5,30(5):63-66. 被引量:8
-
9谢友斌.气相色谱内标法分析啤酒中乙醇的含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7(5):19-20. 被引量:9
-
10廖加宁,唐颖,张国权.啤酒生产条件对高级醇形成的影响因素[J].啤酒科技,2006(3):23-2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0
-
1崔云前,周静.啤酒中高级醇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其含量的措施[J].酿酒科技,2006(1):76-79. 被引量:11
-
2刘炯光,赵亮,袁辉.气相色谱法在啤酒分析中的应用[J].酿酒科技,2006(3):100-101. 被引量:4
-
3李春红,云霞,杨红.气相色谱内外标法分析啤酒中高级醇含量的比较[J].中国酿造,2007,26(11):61-64. 被引量:11
-
4杜福强,任金艳,方雨辰.啤酒中高级醇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含量的措施[J].食品与药品,2007,9(11A):46-49. 被引量:4
-
5张文叶,张峻松,贾春晓,毛多斌.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的影响[J].中国酿造,2008,27(8):35-37. 被引量:2
-
6林玲,王丽,张兴亚,蒋予箭.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的高级醇[J].中国酿造,2011,30(5):170-172. 被引量:27
-
7闫忠国,孔红梅.让水“动”起来——谈啤酒厂节水循环系统[J].啤酒科技,2011(10):10-11. 被引量:1
-
8苏海荣,王家林.啤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啤酒科技,2011(10):14-17. 被引量:3
-
9胡梦,杨鹏可,周静,胡承,张宿义.一株绿色木霉的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及利用白酒丢糟发酵的初步研究[J].中国酿造,2008,27(5X):25-28. 被引量:1
-
10苗延林,崔云前.浅谈啤酒气相色谱分析[J].酿酒,2004,31(2):54-5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65
-
1傅若农.近两年国内气相色谱的应用进展(Ⅲ)[J].分析试验室,2005,24(6):77-92. 被引量:8
-
2闫淑芳,闫夫.发酵条件对啤酒中乙醛及高级醇含量的影响[J].酿酒科技,2007(11):68-70. 被引量:7
-
3杨小姣,冯雪荣,曹务伦.气相色谱两种定量分析法的比较[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35-37. 被引量:5
-
4张文叶,张峻松,贾春晓,毛多斌.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的影响[J].中国酿造,2008,27(8):35-37. 被引量:2
-
5束少琴,陈丽花,方逸群.不同树脂在黄酒品质改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酿造,2008,27(12):83-86. 被引量:1
-
6刘敏,王彦恩,杨秀芬.啤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含量的控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09,45(3):19-20. 被引量:7
-
7李婷婷,胡连花,王雅玲.啤酒中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62-11863. 被引量:4
-
8王家林,田红荀.啤酒中硫化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10(1):83-85. 被引量:5
-
9毕金峰,于静静,王沛,白沙沙.高新技术在枣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0,26(1):164-167. 被引量:24
-
10曹小红,崔云前,张林军,郝冉.上面酵母酿造特性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0,29(6):25-27.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