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
被引量:
21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本文以陈独秀、胡适、周作人为个案,分析五四新文学理论内在的政治现代性追求和艺术现代性追求,揭示由这两种追求所导致的新文学工具论和新文学自主论的话语内涵及其相互冲突,说明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内在悖论。
作者
余虹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30,共17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双重现代性
五四新文学理论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29
1
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2月,第2版,第190页.
2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卷.第8页.
3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A]..《独秀文存》[C].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5-96页.
4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第103页.
5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A].吴晓明编选.《陈独秀文选》[C].,.第51、52、51页.
6
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7
胡适.《答伯秋与傅斯棱两先生》,见《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页.
8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9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N].《晨钟报》创刊号,1916年8月15日.
10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第五章,第六章,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共引文献
111
1
阮咏梅.
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180-185.
2
张卫中.
“五四”语言转型与文学的变革[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08-111.
被引量:8
3
刘忠.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进化论时间观[J]
.学术研究,2004(9):111-115.
被引量:1
4
高玉.
胡适白话文理论新评——从胡适与“学衡派”的分野入手[J]
.学术研究,2001(10):89-95.
被引量:3
5
周建超.
“五四”启蒙与文化现代化[J]
.江苏社会科学,2001(6):133-139.
被引量:4
6
戴燕.
“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 中国文学史经典的生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1-28.
被引量:10
7
谢友祥.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的局限性[J]
.鲁迅研究月刊,2000(12):20-24.
被引量:2
8
王富仁.
“新国学”论纲(上)[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87-113.
被引量:49
9
高玉.
重审"五四"白话文学理论[J]
.学术月刊,2005,37(1):70-75.
被引量:3
10
曹而云.
现代白话语言系统的现代性与传统[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00-103.
同被引文献
137
1
林赛水.
拯救开放的精神[J]
.读书,2003(1):129-137.
被引量:2
2
葛兆光.
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J]
.读书,2003(1):3-10.
被引量:42
3
朱立元.
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J]
.文学评论,2000(3):5-14.
被引量:102
4
丁国成.
“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J]
.中华诗词,2008(3):40-46.
被引量:8
5
钱中文,王宁.
99’世纪之交:全国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J]
.高校教育管理,1999(3):45-58.
被引量:1
6
全炯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批判[J]
.文艺理论研究,1999(3):41-47.
被引量:20
7
钱理群.
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J]
.文艺理论研究,1999(3):48-50.
被引量:98
8
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J]
.文艺理论研究,1999(1):12-20.
被引量:35
9
俞兆平.
中国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历史反思[J]
.文学评论,1999(4):123-133.
被引量:12
10
郦因素.
文学理论:留给二十一世纪的话题——1999世纪之交: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学评论,1999(4):152-15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1
1
宋湘绮.
当代旧体词中孕育着现代民族诗形[J]
.中国文学研究,2009(1):16-20.
被引量:4
2
谢昭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审视[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97-105.
被引量:1
3
王小平.
走向新的起点:沈从文的四十年代[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144-148.
被引量:1
4
王钦峰.
中国文论社会主义现代性命名的意义[J]
.中国文学研究,2007(1):17-19.
5
欧阳文风,胡平平.
近十年来中国文论现代性讨论综述[J]
.理论与创作,2007(2):7-10.
被引量:1
6
吴秀明.
论“十七年文学”的矛盾性特征——兼谈整体研究的几点思考[J]
.文艺研究,2008(8):14-20.
被引量:12
7
吕俊峰.
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01-103.
8
华金余.
徘徊于纯粹论与工具论之间——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探因[J]
.济宁学院学报,2009,30(5):20-24.
9
寇鹏程.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四大范式及其命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157-164.
被引量:11
10
华金余.
纯粹论还是工具论:探因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J]
.兰州学刊,2010(1):187-19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周伟.
蔡世平当代旧体词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2013(7):339-340.
2
黄子平.
“新文学大系”与文学史[J]
.上海文化,2010(2):4-12.
被引量:5
3
张青运.
近代启蒙美学的理论建构与价值追求[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27-31.
被引量:1
4
詹勇.
走向“一体化”的文学史生产——从“绪论”看1950年代四部文学史对新文学的界定和梳理[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5(4):5-10.
5
郭洪雷.
面向文学史“说话”的福柯——也谈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知识考古学、知识谱系学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2005(1):103-107.
被引量:3
6
王齐洲.
论文学的进化与退化——20世纪的一种文学史观的检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5):95-103.
被引量:3
7
李蓉.
身体阐释和新的文学史空间的建构[J]
.天津社会科学,2007(6):107-111.
被引量:1
8
张传敏.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2):145-149.
被引量:4
9
龙扬志.
“断裂”:“新世纪文学”合法性批判[J]
.艺术广角,2008(3):4-6.
被引量:2
10
韩晗.
百年中国话剧史与文学史的现代性问题刍议——兼谈当下中国话剧史研究诸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5):137-141.
被引量:1
文艺研究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