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媒与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径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播即文化和媒介即文化,这两个命题充分揭示了传媒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本文综合考虑对传媒与文化进行研究的学术流派、理论学科、学术范式、论述主题等因素,提纲挈领地勾勒西方传媒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流变,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文化理论以及媒介环境学的传媒与文化研究等。
作者
董天策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29,共4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传播
媒介
文化
后现代
学术范式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27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肖明华.
论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41-46.
被引量:8
2
赵斌.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5):11-14.
被引量:7
3
陶东风.
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J]
.文艺研究,1998(3):22-31.
被引量:73
4
李彬.
批判学派纵横谈[J]
.国际新闻界,2001,23(2):64-70.
被引量:16
5
金兼斌.
传播研究典范及其对我国当前传播研究的启示[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6(2):11-23.
被引量:21
6
何道宽.
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6):25-31.
被引量:62
7
陈力丹,陆亨.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4(3):75-79.
被引量:60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季桂保.
让─鲍德里亚的大众传媒理论述评[J]
.学术月刊,1999,31(6):61-65.
被引量:11
2
高竹梅.
传奇式的传播学家──关于麦克卢汉[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8,23(2):40-42.
被引量:3
3
李瑞华.
总体性与后现代主义——对詹姆逊理论的考察[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5):132-139.
被引量:4
4
吴文虎.
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思考[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2):127-135.
被引量:7
5
贺建平.
仿真世界中的媒介权力:鲍德里亚传播思想解读[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6):36-43.
被引量:11
6
[2]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
[3]肖恩·霍默.弗雷德里克·詹姆森[M].孙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
[12]谢少波,王逢振.文化研究访谈录[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39,143,125,96,178,198,69,172,156,210,204,181,13.
10
詹姆逊 胡亚敏 译.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227
1
黄宗喜,姚欣雨.
世界文明史的新叙述与新策略[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3):183-192.
2
王艳.
跨媒介叙事——数字时代的《格萨尔》史诗[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2):178-187.
被引量:4
3
党明辉.
“流量”准则:算法机制下的新媒体赋权——基于两种对立观点形成过程的分析[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8(2).
被引量:1
4
刘彦武.
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研究的治理转向[J]
.学习与实践,2021(2):122-131.
被引量:3
5
杨琳,许楠.
基于发展研究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3-18.
6
熊芳.
本真与失真:论国产喜剧电影的“非现实性”表达[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111-116.
被引量:4
7
杨逐原,郝春梅.
媒介空间中的情感演化研究——基于情感具身性的视角[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6):53-67.
被引量:3
8
高红明.
后现代传媒生态下的重大疫情与社会焦虑——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病理学视角[J]
.前沿,2020(5):78-83.
9
陆臻,张施闻.
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阈中短视频“直播带货”探析——以“李佳琦Austin”抖音账号为例[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3,32(1):153-168.
10
王光利.
审美范式转型与新媒体文学发展路向[J]
.江苏社会科学,2021(2):142-14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5
1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2
藤竹晓.电视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3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9.
4
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埃里克·麦克卢汉 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7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8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9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 cnnic, cn/gywm/xwzx/rdxw/rdxx/201307/t20130717 _ 40663. htn.
10
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0.
引证文献
1
1
罗永雄.
新媒介文化影响下的图像霸权症候与自我认同的变迁[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77-8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巴香丽.
对图像霸权的解析[J]
.青年记者,2015(26):22-23.
被引量:2
2
马晓斐.
新媒介文化视域下成人学习的危机表征与优化路径[J]
.成人教育,2022,42(7):7-11.
1
叶健威,王柳依.
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初探[J]
.中国传媒科技,2014(4):39-39.
被引量:3
2
李亚彬.
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
.孔子研究,2012(5):114-116.
被引量:1
3
薛其林,柳礼泉.
论民国时期新学术范式的确立[J]
.云梦学刊,2004,25(5):23-24.
被引量:2
4
张曼,庞宇瑶.
陕甘宁边区新闻传媒与文化运动的开展[J]
.传承,2016(11):37-39.
被引量:1
5
《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J]
.新闻与写作,2005(1):16-16.
6
张祖英.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范式与文化自觉[J]
.重庆社会科学,2009(9):114-116.
被引量:1
7
周海英.
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J]
.兰州学刊,2009(6):165-169.
被引量:29
8
谢青松.
“马魂、中体、西用”与当代中国学术范式之建立[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9):100-108.
被引量:6
9
何华征.
论信息、新媒体与文化的关系[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5):27-32.
被引量:2
10
蒋述卓.
关于文化艺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
.文艺研究,1998(4):19-20.
学术研究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