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构建京杭运河慢行道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构想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引言 大运河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大型的、跨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近几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关于其保护利用研究和实践中,有一项比较具体且非常具有理想性的活动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一些专家学者和公众关于"骑行"运河的实践和倡议。其中一些人不远千里自北而南或自南而北、
作者
赵夏
机构地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67-72,共6页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Scientific Research
关键词
京杭运河
系统
历史文化遗产
社会关注
保护利用
专家学者
大运河
跨区域
分类号
U491.226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67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齐欣.运河文明再发现[J]华夏地理,2009(03).
2
李晔.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上海市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08(3):78-81.
被引量:91
3
云美萍,杨晓光,李盛.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J]
.城市交通,2009,7(2):57-59.
被引量:111
4
施旭栋;孔令龙.“隧行城市”的实现之道——试论当代我国城市慢行系统的构建[A],2011.
5
陈琳,奚雪松.
美国慢行道系统评述及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10,25(4):50-55.
被引量:14
6
李迪华.
构建大运河遗产廊道——京杭大运河骑行的感想和希望[J]
.中国文化遗产,2006(1):50-57.
被引量:4
7
单霁翔.
“活态遗产”:大运河保护创新论[J]
.中国名城,2008(2):4-6.
被引量:72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汪芳,廉华.
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华中建筑,2007,25(7):88-91.
被引量:19
2
Sandra L Johnson.An Overview of the National Trails System Act[J/OL] //Donald D Jackson.The Long Way Round[J].Wilderness,51(181):19-20.
3
Outdoor Recreation Resources Review Commission.Outdoor Recreation for America[R].Washington,D.C.:1962,1:34.
4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Trails for America[R/OL].1966.hnp://www.nps.gov/nts/publications.html.
5
National Park Service.National Trails System:Analysis of Authorities[R/OL].1997.hap://www.nps.gov/nts/authorities.html.
6
American Trails.Trails for All Americans:the report of the national trails agenda project[R].1990.
7
US Dep.of the Interior.History and Facts About the National Trails System[R/OL].2008.
8
Thomas L Gilbert.The National Trails System:what it is and how it came to be[AJOL].NPS,2008.
9
USDA Forest Service,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National Park Service,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Interagency Trail Data Standards[S/OL].2005.
10
Wyoming Dep.of State Parks & Cultural Resources.Wyoming statewide trails plan[R/OL].2004.http://atfiles.org/files/doc/WY StateTrailsPlan.doc.
共引文献
267
1
董晓,姜善临.
开放式社区与立体慢行系统的设计——以杭州云帆未来社区为例[J]
.浙江建筑,2022,39(S01):11-14.
2
孙凤娟,王万里.
时间浓缩与遗产化:中国大运河遗产表述“当下”的可能——以镇江谏壁闸为例[J]
.运河学研究,2021(2):218-228.
3
张虞昕.
大运河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地域经济振兴[J]
.参花(上),2020(3):73-73.
4
李永乐,陈霏,华桂宏.
基于网络文本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研究——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南京社会科学,2021(2):157-165.
被引量:31
5
李嘉宁,张敏敏.
城市慢行系统的绿化景观设计研究与分析——以苏州市工业园区高教区为例[J]
.产业科技创新,2020(8):25-28.
被引量:1
6
刘江,刘冠冲.
河谷地区带状城市的跨河桥梁慢行交通系统设计——以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大桥咨询方案为例[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1):134-136.
7
田敏,安志强.
从历史记忆到当代展演:唐崖土司田氏夫人遗产及其开发中的国家认同[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47-155.
被引量:5
8
李迎彬,邓正芳,简海云,朱晓清.
昆明市中心城区自行车交通网络构建[J]
.《规划师》论丛,2023(1):464-470.
9
刘娟.
线性遗产与大运河保护——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J]
.黑龙江史志,2012(23):53-54.
被引量:3
10
马俐,杨定海.
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探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166-17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7
1
李娓娓,王齐.
走大遗址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探索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的新途径[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9):50-52.
被引量:6
2
徐新民.
保护整体性是大遗址保护的根本[J]
.中国文化遗产,2005(3):9-9.
被引量:7
3
徐嵩龄.
西欧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2):87-100.
被引量:24
4
苏杨,汪昌极.
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对中国有关改革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5,21(8):46-53.
被引量:17
5
张虎勤.
西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93-96.
被引量:4
6
张祖群.
环境保护——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基点[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11(3):156-160.
被引量:15
7
樊海强,权东计,李海燕.
大遗址产业化经营的初步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36-38.
被引量:11
8
陈稳亮,张祖群,赵荣.
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
.城市规划,2006,30(7):63-67.
被引量:31
9
杜久明.
殷墟遗址与日本奈良平城宫遗址保护展示的比较研究[J]
.殷都学刊,2006,27(3):24-28.
被引量:4
10
杜久明.
安阳殷墟——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成功典范[J]
.中原文物,2007(4):102-10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赵夏,陈曦,郭萍.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述评[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3):35-4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汤学锋,刘生龙.
屈家岭史前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例[J]
.荆楚学刊,2013,14(3):37-41.
被引量:1
2
刘德胜,孙树栋.
融合大遗址保护理念的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系研究[J]
.文物,2013(11):92-96.
被引量:2
3
刘德胜.
大遗址保护理念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系研究[J]
.华夏考古,2013(4):135-140.
被引量:1
4
姚庆.
浅析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发展历程[J]
.神州,2013(30):52-52.
被引量:1
5
赵娜.
试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J]
.中国电子商务,2014(17):304-304.
6
李颂华.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丝路城市发展研究[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80-84.
被引量:3
7
孙坦,马晓冬.
我国大型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研究进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15,30(12):102-109.
被引量:8
8
王睛睛,刘伟,李旭祥,赵一青,侯康.
基于GIS的西安市文化遗产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
.地理空间信息,2017,15(11):39-42.
被引量:5
9
刘朝彦.
濮阳澶州古城的保护利用[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6):104-108.
10
王晨菊.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丝路城市发展探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95-97.
1
周以侠.
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途径[J]
.前沿,2005(12):166-168.
2
王玉伟,王辅宇,刘海宁,申迪.
北京市“三个文化带”的保护与利用[J]
.北京文博文丛,2016(2):1-4.
被引量:2
3
盘淼.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J]
.黑龙江史志,2014(5):338-339.
被引量:2
4
郑民德.
明清京杭运河城镇的历史变迁——基于张秋镇为视角的历史考察[J]
.中国名城,2012(3):46-50.
被引量:6
5
周志华.
加强防堵保畅措施 防止船舶壅堵事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376-377.
被引量:1
6
贺麟.
辩证法和哲学的理想性[J]
.社会科学战线,1988(1):59-63.
被引量:7
7
黄崇岳.
关于民族和民俗文化调查保护利用的实践与认识[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0(1):64-70.
8
傅子单.
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J]
.新西部(理论版),2008(3):121-122.
9
吴欣.
明、清京杭运河区域仕宦宗族的社会变迁[J]
.文史知识,2009(7):37-37.
10
春江花都人才涌[J]
.中国人才,2008(9).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