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的主要措施,一是从遗传学角度考虑,应不断选育出高产、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加以组配,选育出高产制种组合,以实现制种产量的提高。二是从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出发,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为作物生长创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增加单位面积内光合产量,
作者
潘晓琳
霍志军
机构地区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4期16-19,共4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产量
玉米
制种产量
高配合力
田间管理
生长环境
作物生长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1
李军虎,杜义英,杨京,霍立勇,赵会薇.
密度和化控剂对耐密型玉米丰玉4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种子,2014,33(3):89-93.
被引量:10
2
沙吾列.沙比汗,赛里克.都曼,麦利亚.依尔斯别克,祖力甫卡尔.艾木拉,吐逊.衣米尔.
密度对粮饲兼用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4,51(3):403-409.
被引量:14
3
祁民,吴国菁,赵怀勇.
种植密度对祁连山北麓冷凉灌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4(11):52-55.
被引量:3
4
吕桂荣,刘忠尚.
制种玉米高产示范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J]
.农村科技,2015(2):21-22.
被引量:3
5
麻琳.
论提高玉米种子产量主要栽培[J]
.科技致富向导,2015,0(15):8-8.
被引量:1
6
杨卓.
探究玉米缺粒现象的发生和应对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7(23):103-103.
被引量:2
7
韩芸霞.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主要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7(24):110-110.
被引量:1
8
叶伟.
论提高玉米种子产量主要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研究,2017,0(7):19-19.
被引量:1
9
车海云.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栽培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7,37(6):109-10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程建新.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2019,0(24):9-9.
被引量:3
2
王军.
论提高玉米种子产量主要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研究,2016,0(5):22-22.
被引量:1
3
车海云.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栽培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7,37(6):109-109.
被引量:3
4
侯二芳.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栽培技术研究[J]
.种子科技,2019,37(14):29-29.
被引量:1
5
王晶.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栽培技术研究[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0(8):34-3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程建新.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2019,0(24):9-9.
被引量:3
2
袁芳.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栽培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2020(12):76-76.
被引量:2
3
徐文晖.
提升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探析[J]
.江西农业,2022(18):14-16.
4
杨芬.
关于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的探讨[J]
.种子科技,2022,40(21):31-33.
5
张帅.
玉米对生种子栽培技术及播种机具的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22(31):114-116.
被引量:1
6
王三华.
提高玉米种子产量主要栽培方法探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17,0(11):71-71.
1
曹双河,张相岐,张爱民.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机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2005,22(1):19-26.
被引量:19
2
美科学家发现野生马铃薯品种高钙基因[J]
.中国食品学报,2016,16(3):167-167.
3
吕晨晖,黄小云,熊勇斌.
大棚草莓管理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J]
.现代园艺,2010,33(4):16-16.
被引量:5
4
黄耀,高亮之,李林.
水稻计算机模拟模型及其应用之四——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的最适季节与光合产量[J]
.中国农业气象,1990,11(1):16-21.
被引量:8
5
陈代波,程式华,曹立勇.
水稻窄叶性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10,16(3):1-4.
被引量:16
6
张海星,伍波,孙焕良.
苎麻纤维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B12):693-696.
被引量:4
7
徐月明.
密度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光合特性及光合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60-65.
被引量:1
8
J. S. Boyer,袁东浩.
作物产量与环境[J]
.世界农业,1983(11):20-22.
9
郑有飞,万长建,缪启龙,张富存.
气候变化对水稻光合产量影响探索[J]
.大气科学学报,1999,31(S1):536-540.
被引量:10
10
李海东,李文金,康涛,任志红,陈建生,张利民.
花生主要光合性状对产量形成的重要性差异分析[J]
.花生学报,2016,45(4):61-65.
被引量:6
现代化农业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