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信息经济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信息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 ,进一步认识到安徽与全国的差距 ,深入发掘当前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安徽发展信息经济的目标和对策建议。
作者
汪传雷
吴慈生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出处
《现代情报》
2000年第2期7-8,共2页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关键词
信息经济
信息管理
电子商务
分类号
F062.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71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肖静华,谢康,江辉煌.
广州市信息经济测度与比较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2):103-105.
被引量:8
2
张启人.信息与市场的因果关系:来自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启示[J].信息化与经济发展,:176-18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谢康.
国际信息经济的规模与发展比较[J]
.情报学报,1994,13(4):243-252.
被引量:13
2
邓兆参,谭国彬,林坚.
广州市信息化指数的初步测算及分析[J]
.情报学报,1994,13(5):370-375.
被引量:17
3
卢泰宏.珠江三角洲地区信息环境的初步评估.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回顾前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4
张启人.信息与市场的因果关系:来自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启示.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5
江辉煌.广州市信息经济测度与国际比较:学位论文[M].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1997..
共引文献
7
1
薛伟贤,冯宗宪,王健庆.
中国网络经济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设计[J]
.中国软科学,2004(8):51-59.
被引量:19
2
吴先锋,吴伟.
重庆信息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J]
.情报杂志,2006,25(12):123-125.
被引量:7
3
张义龙,章昌平,朱玉鑫,陈洁.
我国省级信息化水平差异性的综合评价[J]
.社会科学家,2012,27(7):75-78.
被引量:7
4
王涛.
国民经济的总量核算——从GDP说起[J]
.统计与咨询,2013(2):29-31.
5
景曼.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对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J]
.统计与咨询,2013(2):34-35.
被引量:1
6
兰小筠,胡奕,易曙.
中小型城市信息产业发展策略探讨——长沙市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启示[J]
.情报科学,2001,19(7):681-685.
7
邓景毅,罗伟其,郑欣.
广东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初步分析[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2,23(5):25-3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
1
贾怀京,许飞月.
信息化指数模型及1985~1994年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测定[J]
.情报学报,1997,16(6):461-467.
被引量:42
2
马忠庚.
我国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与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5):340-344.
被引量:19
3
邢志强,宋淑凤.
我国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研究述评[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4):307-311.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1
1
夏磊.
信息化指数模型及上海信息化水平的测定[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4(6):436-43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冯晓伟,郑循刚.
1991~2002年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定分析[J]
.情报探索,2004(2):12-14.
被引量:6
2
薛伟贤,冯宗宪,王健庆.
中国网络经济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设计[J]
.中国软科学,2004(8):51-59.
被引量:19
3
梁淑玲.
信息周期研究[J]
.情报科学,2004,22(12):1500-1502.
被引量:2
4
杨继红,雷晓庆.
山西省信息化指数模型及测度分析[J]
.现代情报,2005,25(3):30-33.
被引量:1
5
袁俊.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研究[J]
.情报杂志,2006,25(4):112-113.
被引量:9
1
曹玉书.
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199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对策[J]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998,0(5):4-7.
2
李林杰,金剑.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目标和对策[J]
.经济与管理,2001,15(11):8-9.
3
刘炜.
中国经济实现第二次“软着陆”的目标和对策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1(4):33-35.
4
徐宏.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J]
.城乡建设,2001(10):38-39.
5
佛山市今后二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对策[J]
.计划与发展,1992(4):27-28.
6
王清杨.
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目标和对策[J]
.科学与管理,1990,10(3):3-5.
7
王雅莉.
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演变及政策趋势分析[J]
.城市,2008(11):51-58.
被引量:1
8
郁冠,李仁胜,玉伟.
试论“科教立省”及其目标和对策[J]
.江海学刊,1988(5):13-16.
9
苏杨.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的思路、目标和对策[J]
.中国科技成果,2006(1):12-15.
10
刘雨春.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分析[J]
.管理现代化,2002,22(6):49-51.
现代情报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