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大科技出版的人文含量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57,共1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参考文献8
-
1赵金钢,杜斌,占玉林.OpenSees中Mander模型用于模拟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的适用性[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7,43(5):127-133. 被引量:8
-
2徐仲卿,袁泉,杨振坤,王梦梦,王冬雁.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其单轴本构模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5,37(1):92-96. 被引量:15
-
3梁仁杰,吴京,王春林.P-Δ效应下滞回特征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1):188-194. 被引量:5
-
4李云飞,陈朝晖,杨永斌,陈峰,廖旻懋.基于刚体准则和广义位移控制法的拱结构屈曲与后屈曲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7,50(12):37-45. 被引量:9
-
5周长东,李慧,曾绪朗,田腾.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柱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23(3):586-595. 被引量:5
-
6唐玉,郑七振,楼梦麟.扭转不规则结构水平侧向力分布模式与pushover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3):67-72. 被引量:12
-
7毛建猛,谢礼立,翟长海.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6):50-55. 被引量:36
-
8林君.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基于不同施工质量状况[J].福建建筑,2017(1):50-5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63
-
1司炳君,孙治国,任晓丹,王东升,王清湘.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性能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12):105-109. 被引量:11
-
2杜修力,李小军,尹之潜.极限后负刚度模型对RC框架结构地震倒塌反应的影响[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3,10(2):179-186. 被引量:5
-
3刘清山,梁兴文,黄雅捷.对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几点改进[J].建筑科学,2005,21(4):28-33. 被引量:10
-
4陶忠,高献,于清.FRP约束圆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的理论分析[J].工业建筑,2005,35(9):15-19. 被引量:14
-
5杨仕升,郝效强,秦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5):80-84. 被引量:13
-
6霍维捷.日本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现状[J].上海建设科技,2005(6):17-19. 被引量:4
-
7毛建猛,谢礼立,翟长海.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6):50-55. 被引量:36
-
8童根树,赵永峰.动力P-Δ效应对地震力调整系数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1(1):120-125. 被引量:17
-
9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
10唐玉.平面不规则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理工大学,2010.
共引文献77
-
1李建华.Pushover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硅谷,2009,2(13):100-101.
-
2秦泗凤,王会利,林皋,柳春光.基于位移的适应谱Pushover方法及其应用[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33(S1):53-57. 被引量:2
-
3李桂林.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的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2):215-217.
-
4施溪溪.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的讨论[J].工业建筑,2009,39(S1):240-243. 被引量:3
-
5梁仁杰,吴京,章丛俊.结构抗倒塌能力简化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5,36(6):13-18. 被引量:4
-
6张文明,高大峰,苏军,王华.基于性能的框架结构抗震安全评估方法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7,29(4):330-334. 被引量:3
-
7尹越,李顺,白林佳.交错桁架多层钢结构推倒分析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3):52-57. 被引量:5
-
8龙晓鸿,潘玲,陈恩友,陈宏伟.改进模态pushover法应用于高墩桥梁抗震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8(6):75-77.
-
9缪志伟,叶列平,陆新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6):41-48. 被引量:8
-
10张凯,刘洪兵,王巍峰,刘玮.竖向不规则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J].振动与冲击,2009,28(7):175-178. 被引量:7
-
1张辉冠.论加大科技出版的人文含量[J].编辑学刊,2000(3):14-17. 被引量:3
-
2李采珊.中小学图书馆应是人文教育的课堂[J].云南图书馆,1999(3):63-65.
-
3杨成林.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6):178-179. 被引量:4
-
4田海军.网络时代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人文教育[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4):141-142.
-
5史海梅.图书馆服务理念要体现人文精神[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3X):118-119. 被引量:1
-
6姜洁.网络时代图书馆开展青少年人文教育探微[J].图书馆学刊,2005,27(4):135-136. 被引量:1
-
7殷宝华.高校图书馆与人文教育[J].科技信息,2012(24):192-192.
-
8邵宝钢.提高广播的观点含量[J].视听界,2009(1):101-101.
-
9汪玉新.浅谈图书馆在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7):50-51. 被引量:9
-
10何少真.图书馆与继续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6):61-6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