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我国目前弱势群体的数目是非常巨大的,关怀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弱势群体,我国自古就有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与实践。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孝道、博爱、以民为本等是其仁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今社会关怀弱势群体的实践有重要意义。
作者
陈晨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11期201-203,共3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孝
仁爱
为政以德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62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6.
2
.《论语·季氏》[M].,.第172页.
3
.《论语·学而》[M].,..
4
.《孟子·告子下》[M].,..
5
.《孟子·离娄上》[M].,..
6
.《孟子·公孙丑下》[M].,..
7
.《孟子·梁惠王上》[M].,..
8
.《孟子·尽心下》[M].,..
9
.《论语·乡党》[M].,..
10
.《苟子·王制》[M].,..
共引文献
1625
1
柳正权.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中的法律原罪[J]
.法学评论,2004,22(4):122-126.
被引量:2
2
梁韦弦.
老子、孔子及韩非思想四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52-56.
3
马卫东,张林.
周代社会中礼物的功能及其流变[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145-149.
被引量:3
4
程广云.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42-48.
被引量:5
5
樊浩.
道德体系的人文之根与价值之始[J]
.人文杂志,2004(4):24-28.
被引量:1
6
王处辉,邹千江.
中国和西方社会世俗化进程的比较[J]
.人文杂志,2004(4):161-166.
被引量:5
7
韩作珍,韩国莉.
试论吕坤尚中贵和的处世原则[J]
.甘肃社会科学,2004(4):131-134.
被引量:1
8
王大建.
儒家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的非宗教化[J]
.中国文化研究,2004(2):135-141.
被引量:1
9
方铭.
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研究[J]
.中国文化研究,2004(2):170-177.
被引量:2
10
李守庸.
孟轲对孔子义利观中积极因素的继承与发展[J]
.经济评论,2004(4):8-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王杰,顾建军.
儒家治国方略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3(2):19-22.
被引量:8
2
杨振华.
先秦儒家孝思想的理论化成果:《孝经》[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7-30.
被引量:2
3
李作祥.
和谐:一个值人类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读《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J]
.中国图书评论,2000(1):26-27.
被引量:3
4
杨勇刚,吕静.
儒家孝道观与老龄社会[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3):94-99.
被引量:5
5
韩星.
仁者爱人——儒家仁爱思想及其普世价值[J]
.梧州学院学报,2013,23(4):1-7.
被引量:10
6
张鹏.
传统生死孝道观与老年临终关怀[J]
.医学与哲学(A),2014,35(6):34-36.
被引量:33
7
姚锡长.
论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3-7.
被引量:3
8
周瑾.
儒家孝爱观的生命意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2):68-83.
被引量:3
9
李小忍,乔艳华.
中西伦理思想对临终关怀发展的影响[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35(2):63-69.
被引量:6
10
杨菊华,史冬梅.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生产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5):85-95.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1
1
宋娜.
孝道、仁爱、尊重:儒家的临终关怀理念实践与现代价值[J]
.哲学进展,2024,13(7):1586-1591.
1
孔孟与朱熹仁学阐释──兼论仁的历程[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1):43-49.
被引量:1
2
陈曦,吴忠伟.
孔子“仁学”的创立及“仁”、“礼”、“乐”的关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237-237.
3
郭院林.
孔子“仁”学体系的基础与提升——以《论语》为中心[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1-6.
4
魏义霞.
论谭嗣同的以太说[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67-75.
被引量:1
5
柴佳,李建昌.
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168-169.
被引量:1
6
王冰.
试论儒学认识论中仁学思想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7):159-161.
7
周泥杉.
孔子眼中的“孝”——从《论语》谈起[J]
.华夏文化,2011(4):51-52.
8
刘一石,殷晓红.
论孔子仁学与礼乐之关系[J]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4):60-63.
9
韩延明,李文婷.
探析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和谐社会理念[J]
.江苏社会科学,2011(4):76-82.
被引量:4
10
马振铎.
礼乐文化和孔子的仁学[J]
.孔子研究,1991(1):3-10.
被引量:4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