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礼制的规范与人性的理解——荀子人性新论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荀子对"性"概念的界定是属于"生之谓性",是指人基于其自然生命之上种种生理及心理的本能和欲望。孟子的"性"是基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而立言,而荀子的"性"则相反,其所指恰恰是人与禽兽之共通性的属性而言。从广义上来说,荀子人性论内涵心、性、情、欲四者;从狭义上来讲,荀子人性论主要是指情与欲二者。荀子通过外在的"礼"与内在的"心"实现了人性的自然性向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性转换,这也是人的自然性向社会性转变的过程。
作者 丁成际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1,共7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0YJC720006)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01) 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中心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7

  • 1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三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 2蔡仁厚.孔盂苟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84:405.
  • 3陈登元.国史旧闻: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281.
  • 4(奥)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7:309-326.
  • 5杨儒宾.儒家的身体观[M].台北:中国文化研究所,1993:79.
  • 6杨国荣.心学的意义之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 被引量:4
  • 7刘大钧.“卦气”溯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122-129. 被引量:54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