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未来农村反贫困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5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2,共2页
同被引文献19
-
1刘毅.黑龙江省国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路探索[J].管理现代化,2005,25(S1):51-53. 被引量:5
-
2农少麟.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经济的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1998(3):106-110. 被引量:3
-
3李益敏,林锦屏.云南省反贫困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J].人文地理,2004,19(5):30-33. 被引量:10
-
4刘彦随,邓旭升,胡业翠.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与扶贫开发探析[J].山地学报,2006,24(2):228-233. 被引量:60
-
5熊梅,马卓.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研究[J].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002,(2).
-
6陈浩.中国贫困地区人口与生态环境分析[J]生态经济,1999(06).
-
7石友金,肖国安,朱有志.贫困与资源开发的错位——湘赣贫困老区调查后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8(4):58-62. 被引量:1
-
8杨云红.怒江州人力资源开发与反贫困战略选择[J].创造,1999,7(11):26-27. 被引量:1
-
9陈凡.中国反贫困战略的矛盾分析与重新构建[J].中国农村经济,1998(9):11-21. 被引量:17
-
10赵争平.注重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J].中国农村经济,1999(4):61-6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2
-
1文锦,傅小雷.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是转型期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22-23. 被引量:1
-
2舒永久,颜怀坤.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业考古,2006(3):262-264. 被引量:1
-
3马纳提.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强化农村人力资源[J].文教资料,2007(3):86-87. 被引量:2
-
4周丹丹.试析中国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出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2):104-105.
-
5庄法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存在的成因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8):34-36. 被引量:1
-
6张帆,赵玉吕,沈鸿.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收入的影响[J].新疆农垦经济,2004(2):8-10. 被引量:5
-
7周建华,万希.论“三农”问题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机制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80-384. 被引量:8
-
8徐惠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05,20(1):21-23. 被引量:2
-
9陈伯清,李前兵,张国良.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14(2):48-50. 被引量:17
-
10魏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9):146-147. 被引量:25
-
1许本清.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反贫困终极目标关系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8,27(6):115-117.
-
2刘冬梅.企业、NGO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J].调研报告,2003(39):1-14.
-
3赵春玲,赵峰.构建农村反贫困社会心理支持系统[J].农业经济,2006(10):17-18.
-
4余歙峰,谢力军.农村反贫困信息失真初探[J].老区建设,2011(22):30-32.
-
5吴海燕.构建农村反贫困社会心理支持系统[J].中国国情国力,2005(4):58-60. 被引量:2
-
6蒋蓉华,胡中峰.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J].商业研究,2011(6):164-167. 被引量:1
-
7有必要建立制度-能力整合的反贫困模式[J].学术界,2016(6):248-248.
-
8陈立中.转型期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减少的影响——方法、特征和证据[J].南方经济,2008,37(6):3-14. 被引量:9
-
9谢佳春,李兴绪,向其凤,刘建旭.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应分析——基于2006-2008年2053户农村家庭数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7,36(2):191-19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