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重点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呈现出由气候政策行动向气候立法转变、由以减缓为主向减缓与适应并重、由以国家行动为主向国家与地方行动并重的趋势。中国作为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加强气候变化立法,不仅是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行动举措,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保障。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应考虑从以下重点着手: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国内化、综合性气候变化立法、适应性气候变化立法、地方气候变化立法。
作者
彭本利
机构地区
玉林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出处
《前沿》
2012年第11期89-91,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立法
适应
减缓
分类号
DF468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1
李龙,汪习根.
二十世纪中国法理学回眸[J]
.法学评论,1999,17(4):4-23.
被引量:31
2
郑敬高,田野.
从“国家意志”到“行政法治”——在法律与政策关系上的泛法律观[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5):99-103.
被引量:16
3
李艳芳.《气候变化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与立法的影响》,Walter Meyer、常纪文主编.《中瑞气候变化法律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页.
4
张梓太.
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框架体系初探[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47(5):37-43.
被引量:32
5
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李龙,汪习根.
二十世纪中国法理学回眸[J]
.法学评论,1999,17(4):4-23.
被引量:31
2
朱恩霖.
法律和政策的关系[J]
.法学,1957(6):33-36.
被引量:8
3
高克明.
正确认识政策和法律的关系[J]
.现代法学,1980,2(1):52-54.
被引量:5
4
王晨光.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J]
.法学,1997(3):5-11.
被引量:129
5
孙国华,王立峰.
依法治国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政策与法律关系为中心的考察[J]
.政治学研究,2002(4):36-39.
被引量: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2条.
7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4条(承诺).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2条.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条.
10
Michael Allaby,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Ec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p. 1.
共引文献
76
1
柴宝勇,石春林.
论党内法规的政策性及其识别[J]
.社会主义研究,2023(4):90-102.
被引量:1
2
王冬晓,周可.
李达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探索[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1):162-173.
被引量:1
3
张璐.
环境法学的法学消减与增进[J]
.法学评论,2019,37(1):148-162.
被引量:30
4
张勇.
论气候累积犯的刑法规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42(5):140-153.
5
李庆.
我国协同应对气候变化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探析[J]
.秦智,2022(1):38-40.
被引量:1
6
孙建通.
略论程序对法治的价值[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34-35.
7
林龙.
论我国抗旱立法的完善[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10-12.
被引量:1
8
孙首娟.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兼论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的关系[J]
.山东社会科学,2006(12):41-46.
被引量:6
9
王永虎.
对25年来中国法理学研究热点问题的思考——立足于1980—2004年的考察[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2):99-102.
被引量:1
10
焦旭鹏.
无问而问与不答之答——读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
.河北法学,2007,25(9):163-16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5
1
张忠民.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J]
.政治与法律,2022(7):34-47.
被引量:34
2
张忠利.
应对气候变化诉讼中国家注意义务的司法认定——以“Urgenda Foundation诉荷兰”案为例[J]
.法律适用,2019,0(18):99-111.
被引量:24
3
崔卓兰,赵静波.
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关系的变迁[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66-74.
被引量:30
4
蔡定剑,刘丹.
从政策社会到法治社会——兼论政策对法制建设的消极影响[J]
.中外法学,1999,11(2):7-12.
被引量:77
5
张浩.
略论政策与法律的关系[J]
.政法论坛,1982(1):87-91.
被引量:10
6
李亚虹.
对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思考[J]
.中国法学,1996(1):23-29.
被引量:21
7
颜士鹏,蒲秋实.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林业法律制度构建[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55-59.
被引量:2
8
陈潭.
浅论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法律化[J]
.行政与法,2001(1):53-55.
被引量:20
9
刘莹,孙磊.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2008(23):337-338.
被引量:7
10
杨兴,刘最跃.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J]
.时代法学,2006,4(2):68-7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6
1
刘海涛,杨洁.
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41-343.
被引量:2
2
王健.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法律应对问题的思考[J]
.学理论,2016(2):110-112.
3
潘晓滨.
中国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先行立法研究[J]
.法学杂志,2017,38(3):132-140.
被引量:14
4
潘晓滨.
域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地方立法实践及中国借鉴[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152-156.
被引量:7
5
史学瀛,田静.
“双碳”目标下中国气候变化诉讼的法治因应[J]
.中国环境管理,2023,15(6):124-131.
被引量:2
6
张露.
“双碳”目标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J]
.法学(汉斯),2024,12(8):4933-493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李冰强,邸卫佳.
环境法视域下的碳中和治理:法理基础、体系困境与纾解之道[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7(5):65-75.
被引量:2
2
李晓安,张文斐.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的经济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2):213-229.
3
潘晓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构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78-85.
被引量:13
4
张恒.
中日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14-20.
被引量:4
5
朱伯玉,李宗录.
气候正义层进关系及其对《巴黎协定》的意义[J]
.太平洋学报,2017,25(9):1-10.
被引量:5
6
潘晓滨.
环渤海区域海洋碳汇市场建设的法律路径[J]
.天津法学,2017,33(4):39-44.
被引量:5
7
潘晓滨.
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路径——基于美国RGGI模式的思考[J]
.法学论坛,2018,33(4):134-140.
被引量:7
8
张琪静.
后巴黎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7,29(10):1-3.
被引量:1
9
王操.
京津冀协同立法的现实检视与发展路向——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视角[J]
.天津法学,2019,35(1):32-40.
被引量:2
10
冯帅.
次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气候治理3.0时代的功能定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0(5):79-87.
被引量:5
1
高国柱.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与空间碎片减缓[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28-33.
被引量:2
2
何艳梅.
论我国外商投资立法模式取向[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3):89-90.
3
毛燕琼.
论中国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策略[J]
.江淮论坛,2008(6):53-60.
被引量:5
4
赖力,徐建荣,顾芗,曹明德.
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现状和关键问题初探[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28-33.
被引量:3
5
魏圣香.
碳关税条款研究:基本理论、立法模式与应对之策[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6):92-100.
被引量:7
6
杜伟.
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量刑过重[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5,17(1):105-112.
被引量:3
7
刘惠荣,李浩梅.
北极航线的价值和意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解读[J]
.中国海商法研究,2015,26(2):3-10.
被引量:23
8
赵俊.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基本原则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15(7):80-86.
被引量:6
9
许玉镇,林松.
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目标定位——以地方规范性文件的比较分析为视角[J]
.当代法学,2009,23(5):43-49.
被引量:7
10
吴益民.
论碳捕获与封存及其国际法律问题[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5):126-132.
被引量:5
前沿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