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冲突与走向 被引量:21

Conflict and Direc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主体性问题是近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哲学从古代讨论万物本原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转变到讨论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认识论问题。“认识你自己”这一古老的箴言成了实际的社会行动。对自我,尤其是其理性能力的认识增强了人的自信,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巩固了这种自信,而不断深入推进的民主化进程则从社会关系方面提高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与此相伴随,主体性教育也随之产生并发展起来了。然而,从一开始,这种思想内部就充满了由两种不同的主体性概念所引发的对立。 The authors emphasize that subjectivity is a problem of more rights than ability. If subjectivity is regarded first as, or only as an attribute of ability, there is a limit to subjectivity in f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ought on subjectivity education is to be inevitable destroyed. If we want to develop thought on subjectivity education, we must shift from the single emphasis on the instrumental ability of the subjectivity to the emphasis on the autonomous right of the subject.
作者 康永久 吴航
机构地区 华中师大教科院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1

引证文献21

二级引证文献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