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高校大学生在即时通讯、博客、微博客、论坛、校园BBS等应用中成为最活跃的群体。一个新的高校大学生自由舆论空间已经形成,在新形势下,如何对高校的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作者
齐朝阳
陈少平
机构地区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州大学党委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124-126,共3页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策略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1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2
参考文献
5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
2
周如俊,王天琪.
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6):12-15.
被引量:89
3
徐建军.
网络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关联[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1):6-7.
被引量:7
4
任永梅,刘秀伦.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135-138.
被引量:38
5
谢新洲.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6):17-22.
被引量:92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
.国际新闻界,1998,20(Z1):84-90.
被引量:83
2
冯刚.
关于做好高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64-67.
被引量:27
3
邓如辛,宋自芳.
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3):48-50.
被引量:30
4
刘毅.
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
.理论界,2007(1):11-12.
被引量:312
5
敬菊华,张珂.
校园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134-137.
被引量:45
6
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特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264页.
7
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页.
8
陈学明,吴松,远东.哈贝马斯论交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9
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的螺旋的概念》,载《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35页.
10
彭兰.《网络传播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344页.
共引文献
231
1
王晗啸,张楚惠.
“双重意见气候”下社交机器人舆论干预影响研究——基于ABM仿真模拟沉默螺旋效应[J]
.新闻大学,2022(12):75-90.
被引量:4
2
孙丹薇.
关注网络发展新情势 探究网络德育新举措[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27-29.
3
温志嵩.
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对策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86-89.
被引量:19
4
张亮.
Web数据挖掘在群体性事件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
.光盘技术,2009(6):27-28.
被引量:4
5
姜胜洪.
试论网上舆情的传播途径、特点及其现状[J]
.社科纵横,2008,23(1):130-131.
被引量:23
6
钱培.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空间中的局限性分析——以王石“捐款门”事件为个案[J]
.东南传播,2008(11):68-69.
被引量:5
7
季丹,谢耘耕.
中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CSSCI高被引论文观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48-56.
被引量:27
8
李罡.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2).
被引量:10
9
顾芳芳.
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探究[J]
.新闻界,2011(8):95-98.
被引量:6
10
陈英,张银芝.
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传承,2009,0(12):74-7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0
1
周如俊,王天琪.
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6):12-15.
被引量:89
2
余惠琼.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42-44.
被引量:38
3
王怀民.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9-02-09.
4
敬菊华,张珂.
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0):82-84.
被引量:22
5
张和平、李亚彪、崔峰.《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38人》,新华网,2011年7月25日.
6
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011年12月25日.
7
苏艳芳.《新时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控》,《中国校外教育·A》2011年第2期.
8
刘国军.《网络舆情发展视角下社会管理方式创新五路径》,《西安日报》2012年4月17日.
9
《尊重网络舆论,培养新意见领袖》,《学习时报》2013年6月10日.
10
王玲仙,李嫒.慧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的构建[N].光明日报,2012-02-05.
引证文献
10
1
林兴发.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传播规律及其引导[J]
.青年与社会(下),2013(6):179-180.
被引量:1
2
常健.
网络舆情的“自清洁”功能及其实现条件[J]
.天津社会科学,2013(6):44-47.
被引量:4
3
丁义浩.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工作应对[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5):67-69.
被引量:16
4
尚亿军,马加名.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探索与构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4):123-125.
被引量:36
5
董凌丹.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舆情正向度引导[J]
.青年时代,2015,0(1):80-82.
被引量:1
6
林嫦娥.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策略创新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12):129-132.
被引量:2
7
贺文霞.
基于新媒体平台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以“电光之家”微信平台建设为例[J]
.未来与发展,2017,38(4):92-94.
被引量:1
8
雍志强,殷遐.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J]
.才智,2017,0(34):146-147.
被引量:1
9
韩凤英.
舆情传播视域中的高校舆情应对及管理[J]
.记者观察(中),2018,0(6):86-87.
10
王晨.
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0(5):189-190.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刘晓宇,杨一捷.
MOOC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员培训创新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党员MOOC学习为例[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91-95.
2
曹敏,龙维.
微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3):50-52.
被引量:1
3
郭葳.
利用“双微”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15,0(31):141-142.
被引量:1
4
何惠.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机制研究[J]
.文教资料,2015(11):80-84.
被引量:3
5
张震环.
“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境遇及路径探索[J]
.当代继续教育,2015,33(5):77-79.
被引量:6
6
吴春莺,倪宪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选择原则[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5):71-73.
被引量:9
7
姜旭晨.
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程序化研究——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116-119.
8
魏魏.
运用“微教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1):118-121.
被引量:7
9
张雅乔,吴国彬.
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8):147-147.
被引量:1
10
王力尘,袁旭.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83-85.
被引量:8
1
于春江.
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
.参花(上),2014,0(12):154-154.
2
夏正时.
从东西到东东[J]
.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2006,0(6):7-8.
3
陈云峰.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视角[J]
.新课程(综合版),2007,0(10):58-58.
4
陈景林.
应用手机即时通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J]
.科教文汇,2016(11):8-10.
5
叶雪芹.
即时通讯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微信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9):165-166.
被引量:1
6
申星.
微信时代:腾讯争霸之路[J]
.企业研究,2011(9):58-61.
被引量:12
7
初春,王淑红.
“即时通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青年时代,2015,0(24):116-116.
8
胡建英.
微博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6S):154-155.
被引量:3
9
徐燕玲.
基于微信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探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36(1):133-135.
被引量:3
10
王海波.
微信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校园英语,2016,0(20):56-56.
被引量: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