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2000年第6期55-58,共4页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同被引文献62
-
1张剑文,陈湘永.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分析和技术设计[J].证券市场导报,1999(10):47-55. 被引量:21
-
2朱程峰,林凤.股票期权激励的博弈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53-55. 被引量:2
-
3曹凤岐,刘力.美国职工持股计划与我国的企业内部职工持股[J].管理世界,1995,11(2):87-93. 被引量:23
-
4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5
-
5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31(9):3-15. 被引量:1551
-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我国上市公司职工和经营者持股总体状况[J].北京:劳动工资动态,2000,(2).
-
7孙群义.当前落实期股期权制的二十个难题[J].北京:劳动工资动态,2001,(3).
-
8西奥多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
9李建良.改制新途径[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
10周力群,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6期,55页
引证文献16
-
1吴宏洛.论期权激励机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2):45-48.
-
2葛培波,高天云.完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02,2(3):49-51.
-
3刘超,赵运刚.论外商风险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J].现代法学,2001,23(6):73-77.
-
4张凤香.民营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与公司治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5(9):119-122. 被引量:1
-
5张朝华.ESO与委托—代理理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215-216. 被引量:1
-
6林玉妹.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6,6(7):9-13.
-
7陈伟民.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冷思考[J].软科学,2001,15(2):30-32. 被引量:4
-
8苏汝劼.创业板市场与股票期权制[J].财贸经济,2001,22(4):56-60. 被引量:2
-
9林强,姜彦福.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制度[J].中国软科学,2001(6):74-77. 被引量:21
-
10徐英起.我国企业实行期权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16(4):8-11.
二级引证文献37
-
1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支持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134-140.
-
2蔡丹,安义中.股票期权机制的“双刃剑”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4(9):15-16. 被引量:2
-
3常荔.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的战略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130-132. 被引量:9
-
4周霞,梁志谋.中小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管理研究[J].江苏商论,2005(6):88-89. 被引量:2
-
5张凤香.民营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与公司治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5(9):119-122. 被引量:1
-
6黄弋冰,许乐.运用双因素理论激活护理人力资源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06,20(2):138-140. 被引量:23
-
7蔡玉娥.论股票期权计划的会计处理[J].前沿,2006(10):39-41.
-
8常华兵.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2):26-28. 被引量:5
-
9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支持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1):60-65. 被引量:1
-
10郝艳,向秋华.股票期权制中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7):135-137. 被引量:1
-
1朱茵.股票期权:再造企业家[J].经济时刊,1999(8):4-6. 被引量:1
-
2谢琴.浅议股票期权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20):46-48. 被引量:1
-
3股票期权[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0(11):42-42.
-
4张以新.股票期权及其会计处理[J].福建电子财会,2000(3):29-30.
-
5孟翔飞,陈秀华.股票期权:激励国有企业改革[J].辽宁经贸,2002(11):34-35.
-
6吕永健.股票期权的操作[J].中国石化,2000(2):17-18.
-
7冯玲.上市公司急需引进股权激励制[J].海峡经贸,2000(7):29-31.
-
8王玉川,王国利.股份公司激励机制撷要[J].交通与社会,2002(9):14-16.
-
9刘葳漪.新经济观察之一:股票期权[J].互联网世界,2001(8):14-15.
-
10季向宇.论股票期权在我国的适用性[J].财贸经济,2000,21(4):44-47. 被引量: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