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经济理论的历史回顾及其在20世纪中叶的发展
被引量:
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 :传统的以企业区位选择为中心的区位理论与以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发展理论 ,概括了区位理论及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演变过程。
作者
孙海鸣
刘乃全
机构地区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6,共5页
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关键词
区位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93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69
参考文献
2
1
周定庆.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适度差异”界限探析[J]
.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6(2):15-16.
被引量:5
2
魏后凯.
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
.开发研究,1998(1):34-38.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魏后凯.
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分解[J]
.经济研究,1996,31(11):66-73.
被引量:148
2
魏后凯.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
.中国工业经济,1997(3):31-37.
被引量:350
3
贺灿飞,陈颖.
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J]
.地理科学,1997,17(3):193-200.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40
1
白立佳,张路路,刘瑞卿,林常春,门明新.
基于ESDA的河北省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2,34(1):18-24.
被引量:3
2
赵水根.
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新思考[J]
.魅力中国,2009,0(21):119-120.
被引量:3
3
鄢洪斌,袁媛.
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理论及其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179-183.
被引量:13
4
孙学玉,曹永森.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创新——以沿东陇海产业带为例[J]
.现代经济探讨,2004(12):38-41.
被引量:6
5
黄海霞.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阶段[J]
.瞭望,2002(42):50-51.
6
康银劳,赵正佳,郭耀煌.
西部大开发的国际经验借鉴[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1-16.
被引量:2
7
鲁凤,徐建华.
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4):401-407.
被引量:116
8
汪海.
产业带形成与划分[J]
.经济师,2005(11):72-73.
被引量:2
9
保路阳.
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开发[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14-16.
被引量:1
10
任剑,王坚强.
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8):118-120.
同被引文献
193
1
安虎森,邹璇.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其趋势[J]
.生产力研究,2004(1):180-186.
被引量:13
2
刘晓春,李技.
曹妃甸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初探[J]
.港口经济,2007(4):43-45.
被引量:7
3
李小建.
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J]
.人文地理,1998,13(4):9-13.
被引量:11
4
李仁贵.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政策研究[J]
.经济研究,1988,23(9):63-70.
被引量:45
5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2004,39(7):70-81.
被引量:339
6
王青,孙守湖.
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贡献的定量分析[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4):16-19.
被引量:11
7
李具恒,李国平.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基于梯度推移理论内在机理的扩展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94-98.
被引量:32
8
郭生练,胡树华.
推进中部联动发展 促进中部尽快崛起[J]
.政策,2004(8):22-24.
被引量:5
9
吴坚,史忠科.
区域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8):68-71.
被引量:8
10
刘沛林.
广东侨乡聚落的景观特点及其遗产价值[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18(1):76-8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4
1
陈娟,王文平,顾慧君.
区域创新的多维核心网络模型及仿真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607-611.
2
张克.
从“场”经济圈理论看我国开发区未来走势[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30-35.
3
李具恒,李国平.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基于梯度推移理论内在机理的扩展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94-98.
被引量:32
4
刘禹宏,白玲.
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
.开发研究,2004(4):26-30.
被引量:2
5
黄海霞.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阶段[J]
.瞭望,2002(42):50-51.
6
沈洁,宣国良,汪浩.
投资软环境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机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68-2169.
7
张旭昆,魏伟忠.
政区竞争与厂商区位选择[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2):48-54.
被引量:2
8
李骏阳,夏惠芳.
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2):55-60.
被引量:57
9
刘清迎.
增长极理论与徐州县域经济发展[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62-65.
被引量:1
10
王灵碧.
石油企业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研究[J]
.经济经纬,2006,23(6):50-5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69
1
何雄浪,邓舒耀.
发展飞地经济 促进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阿坝州成阿飞地工业园区为例[J]
.民族学刊,2023,14(8):97-107.
被引量:2
2
黄小梅.
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下多方共赢的动力机制——以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园为例[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3):57-60.
被引量:5
3
董文军.
城镇化与区域教育的梯度开发战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3):19-21.
被引量:4
4
顾梅玲.
中巴农产品贸易现状及趋势[J]
.经济视野,2013(11).
5
李具恒,李国平.
基于广义梯度理论的西部发展战略新模式[J]
.开发研究,2004(6):1-3.
被引量:1
6
李富丽.
论人才成长在事业追求上的科学定位[J]
.理论与当代,2002(10):11-12.
7
李文星,蒋瑛.
简论我国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治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59-262.
被引量:33
8
桂拉旦,李具恒.
区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论纲[J]
.中国软科学,2005(3):111-116.
被引量:9
9
唐天伟,徐薇.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部地区产业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商界,2010(7):173-173.
10
李丁,丑述仁.
城乡统筹下县域重点发展镇的选取研究——以华县为例[J]
.地下水,2011,33(6):181-184.
1
姚群,王兴盛.
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7-20.
2
彭杨,何佳晓.
对倒“U”型理论的评析[J]
.中国市场,2008(1):133-133.
被引量:5
3
何三渠.
增长极理论及其中国应用[J]
.中国经贸,2012(22):140-140.
被引量:1
4
陈为忠.
新世纪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述论[J]
.新视野,2011(2):93-94.
5
张保胜.
浅谈中原经济区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构建[J]
.商业时代,2013(13):136-137.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