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型隐球菌血液感染1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检验学诊断。方法: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形态、染色特点并行墨汁负染色,生化反应进一步证实。结果:35℃24h形成典型湿润的、黏液样、不透明的白色至奶油色菌落,1周后转淡黄或棕黄,湿润黏稠,状似胶汁。取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为圆形和卵圆形,菌体直径一般在2~15um,大者直径可达20um,革兰染色阳性。墨汁负染色:取菌落涂片与1滴墨汁混合,加盖玻片后镜检,可见圆周形或者卵圆形芽生孢子,但无真、假菌丝。菌体外有宽厚荚膜,荚膜比菌体大1~3倍,可见圆形菌体,外绕有一宽阔的空白带(荚膜)。生化反应商品API20CAUX板条(梅里埃)鉴定,推荐性鉴定结果:新生隐球酵母菌鉴定百分率99.9%,典型指数0.84。结论:新型隐球菌侵犯人体以中枢神经系统最易受累,并常在脑室及大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处呈占位性病变。确诊要靠病原学证据,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找到隐球菌,多次检查后可提高阳性率。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2年第11期62-63,共2页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0

共引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