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碎屑岩中的碳酸盐胶结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砂体为例 被引量:3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致密化储层是困扰和制约低孔、特低渗储层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碳酸盐胶结作用较为发育,是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系统地探讨了碳酸盐致密化储层的成因,首次将碳酸盐胶结作用划分为内源碳酸盐胶结和外源碳酸盐胶结两个成岩阶段与类型,指出这两种成岩作用的本质区别是碳酸盐流体的来源和成岩作用的时期不同.借助各种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等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内源碳酸盐胶结的流体源自岩石内部,其胶结物形成于成岩作用早期,故矿物颗粒自形程度较好,且存在后期被溶蚀现象,使储层孔隙度提高3%~8%,从而改善了储层物性;而外源碳酸盐胶结的流体源自富含有机质的泥岩中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与水的结合,由于物化条件的变化,在砂体中溶蚀、扩散、运移,并充填剩余孔隙,因此,属成岩晚期产物,且多呈基底式胶结,使岩石孔隙度骤然降低,严重地破坏了储层物性,导致该区长6储层的局部致密化,影响了油气的富集.而部分形成于砂体顶部的致密层可构成碳酸盐成岩圈闭,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本文在对碎屑岩中致密化储层成因机理探讨的基础上,指出了碳酸盐致密化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明确了该区石油勘探的方向和有利区带,对碎屑岩致密化储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81-1689,共9页 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11ZX05002-006)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66

共引文献756

同被引文献623

引证文献36

二级引证文献3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