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20~30年代农村经济破产、社会动荡所引发的乡村危机,引起城市知识阶层的极大关注,并形成相关公共舆论。他们认为拯救农村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保障农村公共品供给,由此产生以"杨开道方案"为代表的系列设想。但是,处于现代化初期的国家和地方社会并没有发展出有效的公共品供应体制,在这种特殊背景之下,知识分子群体激起投身农村、建设农村的道德行动,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独特道路。这些历史经验直到今天仍有重要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 宣朝庆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72,共8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批准号:10&ZD076)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批准号:08BSH004)的阶段性成果 "南开大学985项目"的支持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3

  • 1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报告》,载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91-92页.
  • 2李金铮.《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7年4月号等资料,兹不赘述.
  • 3陈志潜.《定县社会改造事业中之农村卫生实验》,《卫生月刊》1934年第4卷第1期.
  • 4瞿同祖.《瞿同祖先生与中国传统地方政府研究(代译序)》,载《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3页.
  • 5霍六丁.《我任定县实验县县长的回忆》,载李济东编.《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84页.
  • 6陈欣欣.《领袖角色与社会资本累积关系之比较研究》,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年.
  • 7樊宝勤.《定县300表证农家中的一个实例》,《民间》1936年第3卷第10期.
  • 8李大钊.《知识阶级的胜利》(1920年1月),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文集》(3),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 9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J].古今农业,2004(1):45-53. 被引量:18
  • 10傅葆琛.《定县平教工作与战事影响及善後》,《晨报副刊》1928年第74期.

二级参考文献92

共引文献788

同被引文献97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