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网络实名制看中国的互联网博弈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2003年开始,中国尝试在互联网治理中引入网络实名制,在此过程中,作为规制主体(政府)与客体(网民)的中介,各类具有法团性质的社会组织纷纷与主流政治合意,将实名推进到Web2.0时代。以法团主义作为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政府通过对社会组织的收编实现了对实名制的有效推动和网民网络行为的规范,而网民也通过与部分社会组织的共谋进行分散而消极的抵制,从而构成了中国互联网领域不同行为体的多方博弈。
作者 冉继军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84

共引文献320

同被引文献56

  • 1王君璐.《首届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峰会在京举办》,2013年1月25日,http://www.bj.xinhuanet.com/iZZg/2013-01/25/c_114498549.htm,2013年9月30日.
  • 2慕春明.《李昌奎案件再审: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标杆”》,2013年2月4日,http://www.chinaxwjd.cn/html/xsyd/2013-02/812.html,2013年9月30日.
  • 3王礼仁,黄金波.《接受舆论监督不受舆论左右——对网络舆论情绪与理性的选择》,2013年2月4日,http://www.chinaxwjd.cn/html/xsyd/2013-02/817.html,2013年9月30日.
  • 4陈敬根.《新闻传播伦理关系之德法并举的构建路径》,2013年2月4日,http://www.chinaxwjd.cn/html/xsyd/2013-02/801.html,2013年9月30日.
  • 5PORTER C C. De-Identified Data and Third Party Data Mining:The Risk of Re-Identific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J]. Shidler Journal of Law,Commerce Technology,2008(5) : 1 - 8.
  • 6DOUGLAS J SYLVESTER,SHARON LOHR. The Security of our Secrets~A History of Privacy and Confidentiality in Law and Statistical Practic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5,83 (1) : 147 - 207.
  • 7常磊.情况很严重:盘点2014年网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EB/OL].[2014-12-26].http:∥www.cssn.cn/xwcbx/xwcbx_rdjj/201412/t20141226-1458490.shtml.
  • 8梁恒.风险·规制·完善:刑法视域下的个人信息保护[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29-33. 被引量:16
  • 9张丽波,马海群,周丽霞.避风港原则适用性研究及立法建议——由百度文库侵权案件说起[J].图书情报知识,2013,30(1):122-127. 被引量:21
  • 10徐磊,张骏德.从“吴英案”论司法独立和网络舆论监督的关系[J].新闻记者,2013(2):76-7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