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原型解读和爱国教育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笔者以现当代经典红色文学作品《青春之歌》为背景,解读林道静的人物原型,感受战争年代的心灵洗礼,体验战争年代的艰辛。感谢杨沫为我们创作的《青春之歌》,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为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而感到庆幸的同时品味《青春之歌》而感到无比自豪。
作者
王海龙
机构地区
河南警察学院
出处
《芒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48,共2页
Mangzhong Literature
关键词
《青春之歌》
人物原型
林道静
爱国教育
解读
战争年代
文学作品
当代经典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刘青.
革命·爱情·知识分子——红色叙事中的《青春之歌》[J]
.电影文学,2007(18):59-60.
被引量:4
2
任茹文.
论《青春之歌》的创作心理[J]
.文学评论,2007(5):44-50.
被引量:5
3
李旭琴.
革命与女性的纠结——小说《青春之歌》的一种解读[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2):14-15.
被引量:5
4
胡军.
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从《青春之歌》看“革命文学”叙事的重构[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30-33.
被引量:7
5
白全珍,李莹.
论林道静的成长及其意义——《青春之歌》人物浅析[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5):81-82.
被引量:4
6
程光炜.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J]
.江汉论坛,2004(1):80-85.
被引量:5
7
王宇.
性别/政治:《青春之歌》的叙事伦理[J]
.江苏社会科学,2003(4):117-121.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张客.
余音绕梁——讨论影片《青春之歌》导演艺术创作上的特色[J]
.电影艺术,1961(2):38-49.
被引量:4
2
南帆.
文学、革命与性[J]
.文艺争鸣,2000(5):22-33.
被引量:35
3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
4
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 亮主政 杜芳琴.《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A].亮主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三联书店,1998年.第450页.
5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29.
6
郭开.《略谈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J].中国青年,1959,.
7
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J].中国青年,1959,.
8
杨沫:《青春之歌·初版后记》,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495页.
9
杨沫.《我为什么写《青春之歌》》[N].《北京日报》,1958年4月9日.
10
杨沫.《北京沙滩的红楼--我在《青春之歌》中以北大为背景的原因》[N].《光明日报》,1958年5月3日.
共引文献
36
1
梁远帆.
浅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塑造中的双线并进[J]
.作家,2009(12):12-13.
2
李旭琴.
革命·知识分子·女性——重读《青春之歌》[J]
.飞天,2009(22):11-14.
3
张霞.
众声喧哗中的探寻——评李洱长篇小说《花腔》的叙事艺术[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20(1):67-71.
4
吴翔宇.
试论《青春之歌》中“小资”成长叙事的策略[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98-102.
5
吴晓棠.
试论文学创作中的审美经验表达[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70-72.
6
周烈.
《日子》——记忆与文学的完美结合[J]
.外国文学,2008(5):49-55.
被引量:1
7
李旭琴.
革命与女性的纠结——小说《青春之歌》的一种解读[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2):14-15.
被引量:5
8
刘玉平,杨红旗.
从文艺伦理学到叙事伦理——兼论文艺学的知识生成[J]
.兰州学刊,2009(8):181-185.
被引量:2
9
周薇.
“再解读”研究述评[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1):69-73.
10
李敏.
“伤痕”与“反思”小说中“受伤者”的形象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55-57.
1
胡乃文.
爱国:中国古典文学的核心价值观[J]
.文教资料,2016(18):1-3.
被引量:1
2
吴炫.
穿越当代"经典"--《心灵史》和《九月寓言》局限评述[J]
.山花,2004(3).
3
孟金艳.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文化[J]
.青年文学家,2014,0(6X):112-112.
4
徐悦.
爱国教育[J]
.花卉,2012(8):48-48.
5
张艳梅.
莫言:红高粱、燕尾服及其他[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3(1):133-136.
6
王玲湘.
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J]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5,0(4):63-64.
7
弋舟.
与当代经典的相遇[J]
.湖南文学,2015,0(10):150-153.
8
黄志新.
金秀培训有感[J]
.广西烟草,2012,0(6):70-70.
9
马海霞,阎颖.
《红旗谱》的革命叙事解析[J]
.青年文学家,2013,0(13):10-11.
10
了不起的盖茨比[J]
.英语学习(新锐空间),2009(6):30-33.
芒种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