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13,共3页
Feed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28
1 蔡泽文,汪开毓,耿毅.微生物絮凝剂在水产养殖水环境改良中的应用前景[J] .水产科技情报,2006,33(2):77-80. 被引量:3
2 石春芳.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应用前景[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9. 被引量:13
3 胡玉平,胡波,夏璐.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鉴定[J] .广西科学,2007,14(1):78-80. 被引量:10
4 李学翔,汪玉娟,薛正莲,石凯锋,谢杰.两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与复合培养研究[J] .生物技术,2007,17(1):29-32. 被引量:8
5 韦慧,施永生,赵璇,袁新兵.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及发展前景[J] .河北化工,2006,29(12):8-10. 被引量:3
6 黄遵锡.植酸酶的研究[M].无锡轻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
7 陆文清.核黄素发酵及提取新技术的研究.无锡轻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M].,1997..
8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翻译组.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792-735.
9 Bin L, Ye C, Jin Z, et al. Microbial flocculation by Bacillus mucilaginosus :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 J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 ( 11 ) : 4825 - 4831.
10 Gong W X, Wang S G, Sun X F, et al.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by culture of Serratia ficari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 J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 ( 11 ) : 4668 - 4674.
引证文献4
1 陈晓,王丹丹,李栋芸,刘洋,刘林辉,胡永红.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应用[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2):20-24. 被引量:6
2 魏炜,霍石磊,李佳.高效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及其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S2):224-226. 被引量:1
3 陆文清,李德发,谯仕彦.关于我国开发应用饲用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的几点看法[J] .饲料工业,2000,21(9):40-41.
4 陈丽花,陈有容,齐凤兰,李柏林.纳豆芽孢杆菌SFU-18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10(4):323-32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6
1 赵春海,阚振荣,周海霞,安卫红.微量元素对乙酰乳酸脱羧酶发酵酶活力的影响[J] .生物技术,2004,14(5):76-77.
2 赵春海,阚振荣.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对乙酰乳酸脱羧酶发酵活力的影响[J] .中国酿造,2005,24(6):26-29. 被引量:4
3 孙梅,匡群,施大林,刘淮,胡凌红,陈秋红,沈玥,陆茂林,司竑飞.培养条件对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06,27(8):19-24. 被引量:23
4 金燕飞,沈立荣,冯凤琴,吴海洪.饲用纳豆芽孢杆菌固体发酵和干燥工艺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6,21(5):120-123. 被引量:11
5 孙艳辉,董英,李秀芹.增殖纳豆芽孢杆菌的豆渣培养基的优化[J] .中国饲料,2006(24):16-18. 被引量:2
6 陈文明,魏维鑫,刘标.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 .生物技术,2010,20(1):78-81. 被引量:2
7 孙妍,王加启,奚晓琦,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高产蛋白酶纳豆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41(2):175-180. 被引量:9
8 柴朝晖,杨国录,刘林双,陈萌,朱森林.污泥机械脱水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5):157-161. 被引量:17
9 李辉,叶永蓉,贺吉安,黄敏,陈立荣,蒋学彬,袁梦,崔雪瑾.废弃钻井液生物絮凝剂筛选实验研究[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21(1):36-37. 被引量:4
10 杨志波,王修俊,艾静汶,王丽芳,郑君花,王纪辉.豆豉发酵优势菌种的筛选与鉴定[J] .中国调味品,2014,39(7):13-17. 被引量:4
1 丁庆华,李有志,张钧利,李桂杰,张玉伟.益生菌耐药菌株的选育与鉴定[J] .饲料研究,2000,23(6):26-27. 被引量:1
2 刘淑集,吴成业.水产饲用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功效[J] .天津农业科学,2010,16(5):58-62. 被引量:11
3 季海峰.饲用益生菌制剂的相关规定和使用技术[J] .猪业科学,2013,30(3):50-51.
4 孙妍,王加启,奚晓琦,卜登攀,彭华,魏宏阳,周凌云.纳豆芽孢杆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7):21-25. 被引量:4
5 张梦珂,马倩,伊可心,韩素卿.河北省奶牛养殖与饲用益生菌使用[J] .河北企业,2016,0(7):100-101.
6 黄俊.新型饲用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添加剂,2012(11):39-41. 被引量:1
7 张海波,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不同饲用益生菌和蛋白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6(11):97-98. 被引量:2
8 聂志武.饲用益生菌[J] .中国饲料,1998(5):9-10. 被引量:27
9 赵志伟.饲用益生菌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猪业,2012,9(12):52-52. 被引量:1
10 潘晓东,吴天星.饲用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J]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8):32-35.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