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8期42-44,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同被引文献114
-
1姚洪林,郝星海,杨树林,李升.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27(z1):68-70. 被引量:3
-
2孙洪祥,王林和,姚云峰,刘洪贵.额济纳绿洲植被封育更新现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14(S1):60-63. 被引量:3
-
3汤惠君.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85-88. 被引量:8
-
4罗竹风.《辞海》是怎样修订的? 漫谈《辞海》的性质和历程[J].辞书研究,1979(2):5-15. 被引量:12
-
5南非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培训团.南非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考察报告[J].四川畜牧兽医,2004,31(7):58-59. 被引量:1
-
6李笑春,仝川,陈智,叶立国,董华,刘敏,张君,聂馥玲.恢复退化草地生态功能与可持续发展——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80-84. 被引量:9
-
7任海,彭少麟,陆宏芳.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J].生态学报,2004,24(8):1756-1764. 被引量:142
-
8李笑春,仝川,叶立国,董华,刘敏,张君,聂馥玲.草地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到生态恢复的转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9):19-21. 被引量:7
-
9李华峰.林木兔害防治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2004,20(9):188-189. 被引量:4
-
10孙鸿良.草地生态资产受损致因及重建新模式的探讨[J].草业学报,2004,13(5):1-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1
-
1余明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评价与恢复的初步研究[J].甘肃农业,2004(9).
-
2李云,窦建德,冯彦飞,马俊平,张显理.宁夏固原退耕林地兔害防治试验初报[J].宁夏农林科技,2005,46(6):8-9. 被引量:2
-
3傅丽君,杨文金.恢复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4):609-614. 被引量:9
-
4陈香.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7):632-634.
-
5包庆德,徐文华.生态哲学视界: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之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3):10-17. 被引量:3
-
6曾旭,陈芳清,许文年,王建柱,夏振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的生态恢复——以向家坝水电工程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1):1074-1079. 被引量:28
-
7孔又专.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途径选择[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20(6):37-42. 被引量:1
-
8王奋香.林木兔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167-167. 被引量:1
-
9赵晓英,陈怀顺.恢复生态学相关概念[J].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2000,11(4):25-29. 被引量:3
-
10于法稳,尚杰.西北半干旱区集水型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J].中国软科学,2002(2):86-8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55
-
1彭兆荣,李春霞,葛荣玲.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0,1(1):45-54. 被引量:10
-
2张晓菲.浅谈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J].经济视野,2013(16).
-
3夏萍娟,陈芳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景观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S1):103-107. 被引量:14
-
4黄春晖,高峻.生态构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52-55. 被引量:14
-
5于法稳.西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1):27-30. 被引量:15
-
6于法稳,王茯泉.实现甘肃省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J].开发研究,2005(2):7-9. 被引量:11
-
7于法稳,李来胜.西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的效率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35-39. 被引量:27
-
8任宪友.生态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27(5):79-83. 被引量:22
-
9谷振宾,王立群.我国退耕还林生态影响及其评估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07,23(5):27-29. 被引量:10
-
10戴全厚,翟连宁,薛萐,刘国彬,兰雪,余娜.侵蚀环境小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生态的协同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4):1108-1118. 被引量:2
-
1郝卓莉,陈玉峰,丁颖.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恢复[J].河北化工,2009,32(3):75-77.
-
2齐文启,席俊清,汪志国,孙宗光.酸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环境监测,2002,18(1):6-11. 被引量:35
-
3张利,代英,康英,杨华,刘千里,郭建.浅谈地震灾后汶川县生态恢复对策[J].阿坝科技,2009,0(2):30-32.
-
4张成梁,黄艺.山西省煤矿区土地退化成因分析及生态恢复对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B09):711-715. 被引量:6
-
5张凯,韩永翔,司建华,韩海涛.民勤绿洲生态需水与生态恢复对策[J].生态学杂志,2006,25(7):813-817. 被引量:29
-
6王越,周金岭.石拐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调研[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4,16(2):32-35. 被引量:2
-
7杨明华.川滇黔接壤地区资源开发中的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对策[J].环境科学进展,1994,2(5):1-19.
-
8邱波.湖南省境内珠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6,18(4):15-17. 被引量:1
-
9饶懿,王丽丽,赵珂.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恢复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440-443. 被引量:10
-
10蒋德明.科尔沁沙地沙漠化与生态恢复对策[J].科学,2004,56(2):31-3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