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61,88,共4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同被引文献22
-
1韩青青,钟鸣文.探索本科生创新培养模式——浙江大学的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3):48-51. 被引量:20
-
2孙英,蒋耀庭.开展“课题式研究”,培养低年级本科生创新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4):130-133. 被引量:14
-
3PascarellaE T. .Terenzini P. T.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M]. San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2005:602.
-
4P.Ewell.Applying Learning outcomes Concepts toHigher Education:An Overview[EB/OL]. http://www.hku hk/caut/seminar/down load/0BA_ lst_report. pdf.2010-07-17.
-
5贾志斌.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析——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30(7):73-76. 被引量:12
-
6于永华.方法学习:本科生学业标准的重要内容[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0):86-89. 被引量:10
-
7耿文侠.影响师范生教育理论课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09,30(12):80-84. 被引量:2
-
8沈蓓绯.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0(4):59-63. 被引量:64
-
9吕林海.国际视野下的本科生学习结果评估——对“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的分析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12,34(1):39-44. 被引量:17
-
10焦留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实施本科生“分类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26-27.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4
-
1余利娥.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因素分析——以宿州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4):136-139. 被引量:4
-
2孟江,杨浩珑,严宏东.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方法探讨[J].青年与社会,2019,0(36):124-125.
-
3裴秋明,赵晓彦,王世明,刘园园.新形势下的地质工程专业岩矿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4):43-47. 被引量:4
-
4王刚,运飞宏,陈曦.面向新工科建设的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7):104-109. 被引量:9
-
1李建楼,张生,孙林华,马艳平,陈松.地方应用型高校地质专业综合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8):26-27.
-
2许迈进,张子法,刘莉.开放性:研究生教育追求卓越的重要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6):25-27. 被引量:2
-
3赵妍,王若兰.高校实行小学期的实践与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0):81-82. 被引量:6
-
4孙亮,谭德荣,程诚,刘秀清.交通运输专业教考分离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13):8-9.
-
5吕建强.美国高校学业考试制度的概况及其特点[J].教育与考试,2012(1):91-96. 被引量:11
-
6郭莹,万海同,余勤,刘文洪,梁泽华,李天一.对于我院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13-13. 被引量:2
-
7湘潭大学2011年保送生招生简章[J].现代中学生(面试),2011(11):26-27.
-
8李昕荣,张丹丹.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7(7):173-176. 被引量:8
-
9朱胜军.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156-157. 被引量:3
-
10杨永忠,姜峰,郭燕锋.基于SPSS的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J].科教文汇,2015(20):135-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