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PISA测试看课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被引量: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测试基于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进行设计,它的测试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测评试图反映以下问题:(1)学校教学努力的方向以及课程的优势和劣势,是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作者
张年东
荣维东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文本阅读
PISA
非连续性
测试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课标
终身学习
动态模型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50
引证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03
参考文献
6
1
周琴.
PISA2003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分析及其启示[J]
.上海教育科研,2006(9):31-34.
被引量: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15.
3
OECD. Take the Test:sample questions from OECD' s PISA Assessments[OL].http://www.oecd.org/pisa/pisaproducts/pisa2006/41943106.pdf,2009.
4
OECD. PISA 2009 Results:What Students Know and Can Do-Student Performance in Reading[J].Mathematics and Science,2010.41,38.
5
祝新华,廖先.
PISA2009阅读评估的最新发展:评价与借鉴[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45-50.
被引量:22
6
陆璟.PISA如何测定阅读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1.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Kellaghan & Greaney. Using assess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M]. Pari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2001.
2
OECD. 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 Key Competencies in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M]. Paris: Author. 2010.
3
OECD. PISA 2006 READING LITERACY FRAMEWORK[M]. Paris:Author. 2006.
4
OECD. MEASURING STUDENT KNOWLEDGE AND SKILES-A New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 [M]. Paris: Author. 1999.
5
OECD. READING FOR CHANGE: PERFORMANCE AND ENGAGEMENT ACROSS COUNTRIES RESULTS FROM PISA 2000[R]. Paris: Author.2002.
6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中国文学课程指引[S].香港:教育署,2002.
7
台湾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国民中小学九年-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S].台jE:台湾教育部,2003.
8
OECD & Statistics, C. Literacy, economy, and society: Result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 [M]. Paris; Authors. 1995.
9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07年香港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校本评核说明[S].香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06.
10
祝新华.建构“促进学习”的华文评估的策略.华文学刊,2006,02.
共引文献
30
1
王鼎,杨玉东.
PISA数学测试框架的构建及对上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数学测试的启示[J]
.数学教学,2008(6).
被引量:1
2
张青杨.
“以人为本”的校本学生评价机制探索[J]
.教师,2011(10):10-11.
3
李先锋,董小玉.
国际中小学母语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及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2(1):100-103.
4
李先锋,董小玉.
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及启示[J]
.教育学报,2012,8(3):38-45.
被引量:16
5
郭俊,李凯,张璐帆,马颖.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2(8):29-34.
被引量:18
6
丰向日.
利用课文标题指导小学生阅读[J]
.语文建设,2012(9):42-44.
被引量:1
7
杨洁,岳大鹏.
档案袋评价法与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对比与思考[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44-46.
8
周芳洁.
PISA评价结果的比较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
.知识经济,2012(18):164-164.
被引量:2
9
曾晓洁,蒋蓉.
基于母语 基于儿童:论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先进性与历史性[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9(3):21-25.
被引量:2
10
刘燕燕.
阅读、写作、听说——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建构浅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7):84-85.
同被引文献
150
1
包歆鎏,乐毅.
中考语文“多重文本”阅读测试的定义、内容、评分标准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
.湖北招生考试,2019,0(5):56-64.
被引量:1
2
李欢.
“非连续性文本”之于语文阅读教学:内涵、诉求、启示[J]
.课程教学研究,2013(3):37-39.
被引量:9
3
黄有为,楼建军.
谈谈历史图示教学的功能[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7(1):89-91.
被引量:2
4
王荣生.
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J]
.教师之友,2005(3):47-52.
被引量:11
5
罗忠民.
中美学生学习风格的文化差异探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7):28-30.
被引量:16
6
王连照,田慧生.
国际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旨趣与过程——PISA2006阅读能力评价框架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8):70-74.
被引量:9
7
陆壕.PISA测试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1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15.
9
陆璟.PISA如何测定阅读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1-03-17.
10
乐中保.
PISA中阅读测试的测评框架与设计思路——兼谈对我国阅读测试的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6):32-35.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42
1
朱华.
学生为什么读不懂题——结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谈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1(11):14-16.
2
唐书哲,袁辉.
英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与方法[J]
.教学与管理,2020,0(1):51-53.
被引量:9
3
盖鸾英.
生活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10):71-74.
4
冯渊.
PISA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对中高考同类试题设计的启示[J]
.考试研究,2013,9(6):9-16.
被引量:8
5
盖鸾英.
生活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2):38-41.
被引量:14
6
王静,钟家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4(5):54-55.
被引量:6
7
李云文,李华伟.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以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为例[J]
.语文建设,2018(11):76-80.
被引量:6
8
马春明.
非连续性文本研究文献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12):92-96.
被引量:5
9
龚露,吴永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0(1):14-17.
被引量:2
10
杜海艳.
小学阶段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策略再探究——立体架构 活化体验 走向生活[J]
.内蒙古教育(D),2015,0(3):34-3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
杨磊.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测试特征分析——以近五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为例[J]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20(4):60-63.
2
达轩丽.
谈培养中学生课外语文逻辑阅读能力的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2(7):33-35.
3
黄莹.
“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2020,0(9):137-137.
被引量:1
4
陈黔.
高中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意义及策略[J]
.高考,2021(22):39-40.
5
严海晴.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探究[J]
.人文之友,2019,0(23):177-177.
6
马春明.
非连续性文本研究文献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12):92-96.
被引量:5
7
龚建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题干设计——PISA试题给中考命题的启发[J]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9):76-77.
8
龚建新.
贴近生活:非连续性文本的选材取向——PISA测试题给中考命题的启示[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4(12):65-67.
被引量:3
9
程淑贞,裴羽霄.
高考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倾向: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5,35(6):18-21.
被引量:4
10
洪涛漪.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4):24-27.
被引量:1
1
郑少京,姜腾.
借鉴PISA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J]
.职业时空,2008,4(2):90-91.
2
崔玲玲,张天云,王丽珍.
远程教育学生保持模型及策略的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1):21-23.
被引量:3
3
王玉敏.
CAI在会计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38-40.
4
陈剑琦.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引发德国教改[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1):92-94.
被引量:3
5
薛寒.
什么是PISA?[J]
.中国教育学刊,2011(3):18-18.
被引量:4
6
一帆.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5):43-43.
7
罗杰.
读者心声[J]
.教育科学论坛,2017(10):4-4.
8
周永俐.
PISA与语文中考阅读测评对比分析[J]
.语文建设,2013(6):56-60.
被引量:2
9
段素芬.
PISA测评的情境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09(12):4-5.
被引量:1
10
朱帼英.
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看阅读素养教育[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0(10):37-39.
被引量:2
语文建设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