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干热河谷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干热河谷地区具有温度高、蒸发量大、干湿分明等特点,造成地表植被稀少,土壤侵蚀严重,是当地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干热河谷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方式、水力学参数等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简述了干热河谷土壤侵蚀的机制和环境效应,指出了针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侵蚀机理、土地利用演变下的土壤侵蚀效应、土壤侵蚀水力学和土壤侵蚀环境效应等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
田园
王静
胡燕
机构地区
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白药集团
云南博曦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6期51-54,共4页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土壤侵蚀机制
土壤侵蚀环境效应
干热河谷地区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3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439
同被引文献
17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28
1
纪中华,方海东,杨艳鲜,潘志贤,沙毓沧.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以元谋小流域典型模式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383-1389.
被引量:26
2
杨振寅,苏建荣,罗栋,李正红,陈晓鸣.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J]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4):563-568.
被引量:43
3
熊东红,翟娟,杨丹,苏正安,董一帆,陈安强,刘刚才.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集水区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学报,2011,25(6):170-175.
被引量:23
4
樊毅,周芸,邹玥,李靖.
西南干热河谷降水蒸发变化趋势分析[J]
.人民长江,2010,41(1):17-20.
被引量:19
5
方海东,段昌群,潘志贤,沙毓沧,何 璐,纪中华.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三峡环境与生态,2009,2(1):5-9.
被引量:18
6
陈安强,张丹,范建容,刘刚才.
元谋干热河谷区沟蚀发育阶段与崩塌类型的关系[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4):1-6.
被引量:14
7
柴宗新.攀西地区水土流失初步分析[J].四川地理,1985,(7):75-75.
8
林立金,龚文昌,杜伟明.
水土保持植物在干热河谷的应用[J]
.中国水土保持,2008(6):24-25.
被引量:8
9
周红艺,李辉霞,范建容,杨忠.
元谋干热河谷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J]
.中国水土保持,2009(4):39-41.
被引量:8
10
杨丹,熊东红,翟娟,李佳佳,苏正安,董一帆.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形态特征及其成因[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1):38-45.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323
1
田波,陈奇伯,王克勤.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处理坡面的产流产沙规律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6):44-48.
被引量:10
2
纪中华,刘光华,段曰汤,沙毓沧,李建增.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9-22.
被引量:49
3
郭力宇,甘枝茂,桑广书,刘啸,杨延风.
洛川塬黄土崩塌及水系成因构造因子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135-138.
被引量:8
4
刘刚才,朱波,林三益,张先婉.
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林系统的水土保持作用[J]
.山地学报,2001,19(S1):60-64.
被引量:4
5
王小丹,范建容,柴宗新,刘淑珍.
金沙江下游元谋盆地冲沟沟头弯曲度的分形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65-67.
被引量:9
6
徐刚.
重庆市退耕还林条件的区域比较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81-83.
被引量:11
7
杨建霞,雷孝章,邱景,陈平安.
5°~25°坡耕地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规律[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z1):30-34.
被引量:14
8
杨忠,张建辉,徐建忠,罗辑,张信宝.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桉树人工林生长特征初步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z1):1-6.
被引量:18
9
李宝祥.
元谋土林初探[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1,7(1):19-23.
被引量:1
10
李忠佩,张桃林,陈碧云.
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J]
.土壤学报,2004,41(4):544-552.
被引量:283
共引文献
439
1
周雪芳,李瑾杨,王文彬,张亚东.
基于点云数据的冲沟溯源侵蚀动态可视化的实现[J]
.房地产世界,2021(9):7-9.
2
张振恒.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方法与技术[J]
.区域治理,2018,0(17):260-260.
3
杨振寅,苏建荣,李从富,王云,李正红.
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200-205.
被引量:7
4
纪中华,刘光华,段曰汤,沙毓沧,李建增.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9-22.
被引量:49
5
潘树林,辜彬,杨晓亮.
土壤抗蚀性及评价研究进展[J]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2):101-104.
被引量:11
6
李鹏,李占斌,薛萐,郑郁.
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分异特征[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19(S1):130-138.
被引量:3
7
张宝军,熊东红,郭敏,董一帆,苏正安,杨丹,史亮涛.
干热河谷冲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和土壤水分关系研究[J]
.草业科学,2015,32(5):686-693.
被引量:19
8
方海东,纪中华,杨艳鲜,拜得珍,廖承飞.
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5):52-55.
被引量:37
9
牛青翠,王龙,李靖.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初探[J]
.中国水土保持,2006(4):39-41.
被引量:22
10
杨艳鲜,纪中华,沙毓沧,潘志贤,方海东,拜得珍,廖承飞.
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70-73.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72
1
杨忠,熊东红,周红艺,张信宝.
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降水入渗与林木生长[J]
.中国科学(E辑),2003,33(B12):85-93.
被引量:16
2
王道杰,崔鹏,朱波,王玉宽.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95-98.
被引量:43
3
鲍文,包维楷,何丙辉,丁德蓉.
岷江上游23年生油松纯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115-119.
被引量:20
4
关文彬,冶民生,马克明,刘国华,汪西林,谭辉.
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物种周转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04,24(11):2367-2373.
被引量:30
5
潘攀,慕长龙,牟菊英,宿以明,何飞,刘兴良,汪明,兰海,冯永超.
辐射松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1):21-27.
被引量:8
6
刘伦辉.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植被类型[J]
.山地研究,1989,7(3):175-182.
被引量:19
7
张建辉,李勇,杨忠.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造林区植被生长与土壤渗透性的关系[J]
.山地学报,2001,19(1):25-28.
被引量:17
8
何大明,吴绍洪,彭华,杨志峰,欧晓昆,崔保山.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3):338-344.
被引量:123
9
吴宗兴,刘千里,黄泉,汪明,王俊华,段琼,黄晓江.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引种造林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3):1-10.
被引量:20
10
高文学,王志和,周庆宏,张明友,赵和琼.
金沙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恢复方式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3):87-9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王一凯,张蒙蒙,段卫虎,杨凯悦,黄诚,周汝良.
基于BIOCLIM模型的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空间分布研究[J]
.绿色科技,2015,17(3):1-3.
被引量:2
2
王会儒,陈国鹏,王飞,曹秀文,郭星.
干旱河谷植物生态适应与植被恢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5):60-67.
被引量:16
3
王一凯,张蒙蒙,段卫虎,杨凯悦,周汝良,叶江霞.
基于DOMAIN模型的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空间分布[J]
.福建林业科技,2015,42(4):116-120.
被引量:2
4
贺维,杨育林,高鹏,张炜,尤继勇,张好.
岷江干旱河谷两种主要人工林林下豆科物种组成及植被多样性[J]
.四川林业科技,2022,43(5):41-47.
被引量:1
5
刘文祥,万丹,甘国权,卢阳,周火明.
干热河谷区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效应与植被恢复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2023(1):15-19.
被引量:2
6
孙然好,何晓银,孙龙,孙涛,钟荣华,段兴武,陈利顶.
流域水电开发对干热河谷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意义[J]
.生态学报,2023,43(14):5639-5647.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文海.
青海省玉树地区地方病防治现状与对策[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0,19(3):230-231.
被引量:2
2
王飞,齐昊,陈国鹏,陈蓉,杨永红,赵阳,车宗菊.
白龙江干旱河谷区域现状分析与展望[J]
.四川林业科技,2016,37(4):106-109.
被引量:2
3
杨育林,鄢武先,尤继勇,陈安全,吴雨峰,张好,李佳泳.
川西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机理及模式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6):604-609.
被引量:10
4
王晨,吴世祥,杨丹,胡翠华,刘守江.
元谋干热河谷草本优势种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J]
.福建林业科技,2018,45(3):22-24.
5
刘千里,何建社,张利,朱欣伟,杨昌旭,李登峰,冯秋红.
干旱河谷10种生态恢复树种的光合和水分生理特征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19,40(1):20-24.
被引量:2
6
李登峰,冯秋红,胡宗达,徐峥静茹.
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的光合与荧光特征干湿季对比研究[J]
.生态学报,2020,40(12):4105-4113.
被引量:3
7
冯玮娜,彭培好,谢成晟,罗雯.
岩石-土壤-四川牡丹元素迁移体系中的微生物效应[J]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67-74.
被引量:3
8
廖剑锋,易自力,李世成,肖亮.
基于Maxent模型的双药芒不同时期潜在分布研究[J]
.生态学报,2020,40(22):8297-8305.
被引量:20
9
李霞,朱万泽,舒树淼,盛哲良,王文武.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草地土壤质量评价[J]
.生态学报,2021,41(10):3891-3900.
被引量:31
10
黄耀华,蒲文彩,余志祥,罗正平,董云祥,马焕成.
元江干热河谷典型植物的叶片化学计量特征[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4):796-805.
被引量:3
1
李仁辉,潘秀清,金家双.
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研究现状[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3):32-34.
被引量:17
2
胡文帙,王世杰,罗维均,刘秀明,白晓永.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地利用演变及其土壤侵蚀效应[J]
.生态学杂志,2012,31(4):975-980.
被引量:6
3
王礼先,张有实,李锐,崔鹏,余新晓,蔡强国.
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1):1-6.
被引量:54
4
翟娟,卢晓宁,熊东红,李佳佳,杨丹,苏正安,董一帆.
土壤侵蚀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5):1-5.
被引量:3
5
傅涛,倪九派,魏朝富,谢德体.
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3):123-128.
被引量:65
6
刘捷.
湖南省土壤侵蚀研究现状与展望[J]
.湖南水利水电,2012(3):75-77.
被引量:2
7
何永彬,张信宝,文安邦.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6):2393-2398.
被引量:35
8
王立,黄高宝,张仁陟,王生鑫,赵华军,孙利鹏.
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道地药材保护性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0,24(5):59-62.
被引量:1
9
樊哲文,黄灵光,钱海燕,方豫.
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J]
.资源科学,2009,31(10):1787-1792.
被引量:17
10
刘峰,王瑄,巩琼,陈玉斌.
土壤侵蚀实验中示踪方法的应用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2006(10):105-107.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