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可能的儒学研究思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一个有强烈入世倾向的思想传统,儒学在发展演进中总是与特定的时代特征相联系,表现出了各异的存在形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牟先生对于儒家哲学的转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可能的儒学研究思路,可以揭示出"在世"之人伦结构直接发生在人的良知涌现处,并且为一切伦理学结构奠基,为各种社会制度安排提供合理与可欲的基础。
作者
杜霞
机构地区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传承》
2013年第5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儒学
良知
现象学
牟宗三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成中英.
本体与实践:牟宗三先生与康德哲学[J]
.中国哲学史,1997(2):89-99.
被引量:4
2
倪梁康.
牟宗三与现象学[J]
.哲学研究,2002(10):42-48.
被引量:14
3
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4
黄玉顺.
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儒学视域中的海德格尔及其所解释的康德哲学[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45.
被引量:41
5
杨泽波.
未冠以存有论名称的存有论思想——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存有论思想辨析[J]
.现代哲学,2004(2):53-5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4.
2
康德 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7.502.
3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112页.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13.
5
.周易[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6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现象学与神学[A].海德格尔,孙周兴译.路标[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
海德格尔 邓晓芒译 孙周兴选编.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导论、第一章、第四章)[A].邓晓芒译,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
8
海德格尔.评卡尔·雅斯贝尔斯《世界观的心理学》[A]..路标[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
.论语[A]..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
10
.孟子[A]..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
共引文献
66
1
唐文明.
定位与反思——再论张祥龙的现象学儒学[J]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3(1):132-164.
被引量:2
2
黄玉顺,Li Xuening(译),Yan Meirong(译).
论儒家“功夫哲学”与西方“实践哲学”[J]
.孔学堂,2023,10(1):85-89.
被引量:1
3
黄玉顺.
“太极”观念的当代哲学省思——《周敦颐太极图讲记》读后[J]
.当代儒学,2023(2):173-184.
4
陶悦.
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之管窥[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12-16.
5
黄玉顺.
“时间”观念何以可能——从“无间性”到“有间性”[J]
.河北学刊,2014,34(4):18-24.
被引量:5
6
杨泽波.
先秦儒家与道德存有——牟宗三道德存有论献疑[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33-42.
被引量:2
7
杨泽波.
横摄系统与超越存有——从朱子看牟宗三的超越存有论及其缺陷[J]
.学术月刊,2005,37(2):63-69.
被引量:3
8
杨泽波.
圣人与存有——论牟宗三道德存有论的两个理论缺陷[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1):5-10.
被引量:2
9
张志伟.
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对黄玉顺《生活儒学导论》的批评[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60-65.
被引量:7
10
杨泽波.
超越存有的困惑——牟宗三超越存有论的理论意义与内在缺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5):169-174.
被引量:4
1
曹瑛,薛平平.
浅谈“天人关系”问题[J]
.船山学刊,2007(3):116-118.
2
赵彧.
古今“格物”考[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6):290-290.
3
孔令举.
浅谈孔子“以仁为纲”的伦理思想[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20(2):91-94.
4
赵永刚.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是美德伦理学吗——兼谈当代伦理学理论的结构[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39-43.
5
蒋重跃.
从变与常看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J]
.史学史研究,2007(1):16-17.
被引量:4
6
郭武.
“出世”与“入世”:道教的社会角色略论[J]
.宗教学研究,2014(4):15-23.
被引量:4
7
戴黎.
“解蔽”与“遮蔽”——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45-47.
被引量:2
8
张海燕.
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研究[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1):5-15.
被引量:6
9
刘峰.
世俗与神圣之间:以现代佛教的产生、特点及发展为例[J]
.船山学刊,2011(4):122-126.
10
杨家友,郭远静.
论孝的美学意蕴[J]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4):12-16.
被引量:1
传承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