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通过协同创新,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价值理念,推动高校内部改革,加强自身创新能力,营造自由创新氛围,加强平台建设,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作者
喻江平
王思明
机构地区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0-152,共3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69
同被引文献
148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213
参考文献
6
1
陈志新.
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思考[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1):41-44.
被引量:7
2
雷卫平.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0).
3
任喜峰.
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79-80.
被引量:47
4
李祖超,梁春晓.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被引量:286
5
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4):15-18.
被引量:128
6
赵英.
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必然路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3-147.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陈劲,王方瑞.
再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创新——基于协同学序参量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1-5.
被引量:45
2
管培俊.
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4):3-7.
被引量:80
3
姚静.
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缺失与回归[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6):70-74.
被引量:43
4
宋保维,崔景元.
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32-33.
被引量:16
5
陈劲,王方瑞.
突破全面创新: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管理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5,23(B12):249-254.
被引量:49
6
张洪儒,谢志英.
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39-140.
被引量:19
7
黄婕.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2):5-8.
被引量:13
8
朱旭东.
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的再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3):3-8.
被引量:24
9
陈劲,王方瑞.
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基于“环境-管理-创新不确定性”的变量相关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6,24(4):629-634.
被引量:37
10
叶文梓.
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的进展、问题与策略[J]
.教育研究,2006,27(8):76-80.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469
1
乌婷,权凯.
大学治理与绩效管理的共生性及协同性探析——我国大学绩效管理改进的方向与路径思考[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3):99-107.
被引量:1
2
许凤慧,孙梯全,龚晶,卢娟,娄朴根.
基于机器人俱乐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探索[J]
.中国电子教育,2020(1):19-22.
被引量:1
3
谢静,吴明新.
协同创新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之探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9):173-176.
4
王恩禹,李萌萌,周莹.
协同创新视角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37-40.
被引量:2
5
刘鑫,孔凡一.
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20(1):23-28.
6
邢立宁,姜江,贺仁杰,杨振宇.
技术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及探索[J]
.成功,2013(8):14-14.
7
苏屹.
基于系统科学的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方法研究[J]
.科研管理,2013,34(S1):140-143.
被引量:11
8
高航.
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平台评价体系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2):313-320.
被引量:31
9
韩立娟,姜德辉.
谈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07(7):15-16.
被引量:2
10
任喜峰.
高校“分流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4):134-13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8
1
刘翠.
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解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1):149-152.
被引量:1
2
张妮.
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10):1-3.
被引量:1
3
李念良,李望国.
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对策与建议[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
被引量:24
4
王小涛.
中德职业教育比较与借鉴[J]
.贵州教育,2004,0(8):17-18.
被引量:2
5
卢彩晨.
创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探究[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3):8-10.
被引量:4
6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网,2011-04-25.
7
邬大光.增强科研能力推进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1-05-07.
8
石辉,王劲松.
大学生社团活动与环境教育实践[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113-117.
被引量:9
9
狄保荣.中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境比较[C].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09:235-240.
10
Sarpong D,AbdRazak A,Alexander E,et al.Organizing practic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and government that facilitate(or impede)the transition to a hybrid triple helix model of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5.
引证文献
35
1
张笑洁.
协同创新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1):8-11.
被引量:1
2
阳立高,韩峰,刘建江.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73-274.
被引量:16
3
贾绍华,吴晓光,曲中原,杨波,张秀娟.
制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电子商务,2014(3):178-178.
4
杨熊炎,龚剑.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设计工作室模式研究[J]
.轻工科技,2014,30(4):131-132.
被引量:2
5
赵倩,何红娇.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5(2):138-139.
被引量:3
6
姚正海,王珊珊.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述评[J]
.教育与职业,2015(18):18-21.
被引量:5
7
陈婷.
寓教于研: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选择[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4):39-41.
被引量:9
8
郑洋,韩锦标.
协同创新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31(4):122-125.
被引量:3
9
郭燕锋,姜峰,杨永忠,庄楚雄.
高等院校实施协同创新机制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16-118.
被引量:2
10
洪林,郭雷振.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
.重庆高教研究,2016,4(1):72-75.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
213
1
郭小辉,刘筠.
应用型院校高技术技能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障碍与纾困[J]
.中国成人教育,2020(21):37-40.
被引量:1
2
田婧.
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突出问题与优化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20,0(3):27-30.
3
董朝霞,张巨明,张建国.
校企结合模式下应用型草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
.草学,2020(S01):44-46.
被引量:1
4
崔月芝,李艳,田燕,王茜.
高校化工类专业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实践[J]
.科教导刊,2023(12):15-18.
被引量:1
5
冯新刚,谭卢敏.
疫情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Python实践教学为例[J]
.内江科技,2023,44(3):54-55.
被引量:1
6
周琦.
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内江科技,2020(5):17-18.
被引量:1
7
黄书琴.
校企合作共同体视域下的双元育人实施策略分析——以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8):59-61.
8
马欣.
协同理论下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5):78-80.
9
刘倩,李嫣资.
校本特色的经管跨专业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4):52-54.
被引量:1
10
付主木,陶发展,王楠,李梦杨,马浩翔.
基于协同育人的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2):114-117.
被引量:1
1
喻江平,王思明.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成才之路,2015(29):5-6.
被引量:2
2
张向阳,王海军,吕延勤.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
.中国大学教学,2010(12):27-29.
被引量:23
3
张亚军,赵炜.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J]
.成才之路,2016,0(30):3-4.
4
谢智勇.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江西省南昌市3所学校的调查[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4):50-52.
5
周晏.
浅析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青年与社会(下),2014(7):206-206.
6
顾桂明.
对高校创新教育的思考[J]
.高校教育管理,2002(4):16-18.
被引量:1
7
郑雅萍.
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高教与经济,2001,14(1):53-55.
8
张亚军,赵炜.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J]
.成才之路,2015,0(6):1-3.
9
多维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13):11-11.
10
张亚军,赵炜.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J]
.成才之路,2016,0(5):1-3.
被引量:2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