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生态足迹的三峡库区人口环境容量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基于生态足迹法,建立数学模型探讨三峡库区人口与环境容量的定量关系,并运用重庆市云阳县相关数据,分析预测区域人口环境容量,给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作者
任卓
何家军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2-114,共3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关键词
库区
生态足迹
环境容量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24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Wackemagel M,Rees W E.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2
Wackemagel M,Onisto L,Bello P.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 (29).
3
高全成,徐经贵,邹博.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60-64.
被引量:1
4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
.生态经济,2000(10):8-10.
被引量:524
5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
.地理研究,2003,22(5):654-662.
被引量:228
6
Waekemagel M, OnistoL, BelloP,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 tions[C]. 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Forum. Interna- 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Toronto,2003.
7
王黎明,王学华.基于生态足迹法的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J].环晓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1).
8
罗璐琴,周敬宣,李湘梅.
生态足迹动态预测模型构建与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3):440-44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蒋莉,陈治谏,沈兴菊,郭娜.
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以中国各省(区市)1999年生态足迹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2):238-242.
被引量:27
2
元相虎,李华,陈彬.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38-42.
被引量:44
3
陈敏,张丽君,王如松,怀保光.
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
.资源科学,2005,27(6):132-139.
被引量:165
4
檀满枝,陈杰,田晓四,张学雷.
南京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均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与预测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6):754-759.
被引量:19
5
蒋依依,王仰麟,张源.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预测研究——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18-1424.
被引量:26
6
赖力,黄贤金,刘伟良.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以1995年-2003年江苏人均足迹为例[J]
.资源科学,2006,28(1):14-18.
被引量:42
7
张红霞,苏勤,章锦河,王群.
1990~1999年安徽省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06,25(1):39-44.
被引量:36
8
吴开亚,王玲杰.
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应用[J]
.资源科学,2006,28(6):182-188.
被引量:38
9
广州统计局编.广州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0
William E R.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Environ. Urban, 1992,(4): 121-130.
共引文献
724
1
姜瑞,陈英杰(指导),石玉凤,艾克拜尔江·艾尼瓦尔.
装配式建筑建造阶段生态足迹计算模型[J]
.建筑节能,2019,47(12):178-182.
2
何宽,徐琳.
基于生态发展动态模拟的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生态安全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4-7.
3
李中锋,高婕,钟毅.
西藏草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4):9-19.
被引量:6
4
金丹,卞正富.
采煤业生态足迹及地区间的差异[J]
.煤炭学报,2007,32(3):225-229.
被引量:9
5
曹敏,卞正富,沈泉飞.
土地利用持续性的生态足迹评价法[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64-67.
被引量:3
6
华红莲,肖海平,谢武生.
生态足迹分析法研究评述[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z1):74-76.
被引量:6
7
徐建刚,宗跃光,王振波.
城市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体系初探[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S1):259-265.
被引量:2
8
张衍广,李茂玲.
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13-17.
被引量:13
9
黄英,王红.
六盘水市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3):4-7.
被引量:2
10
王德霞,成杰民,冯凤玲.
生态足迹在城市可持续性定量测度中的应用——以济南市2003年为例[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4):16-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7
1
肖莉,蒋莉,陈治谏,廖晓勇,李豪.
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态足迹法分析——以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J]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4):22-27.
被引量:20
2
刘淼,胡远满,李月辉,常禹,张薇.
生态足迹方法及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6,25(3):334-339.
被引量:115
3
赵先贵,肖玲,马彩虹,韦良焕,高利峰.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6):1202-1207.
被引量:93
4
陈冬冬,高旺盛,陈源泉.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0):1983-1988.
被引量:52
5
许联芳,杨勋林,王克林,李晓青,张明阳.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2006,15(5):1111-1116.
被引量:92
6
章锦河,张捷.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J]
.资源科学,2006,28(6):196-203.
被引量:71
7
周国忠.
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
.生态经济,2007,23(2):92-95.
被引量:10
8
章锦河,张捷.
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启示[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90-96.
被引量:49
9
杨永奎,王定勇.
重庆市直辖以来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
.生态学报,2007,27(6):2382-2390.
被引量:44
10
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功能区划[EB/OL].2008-07-31[2010-03-25].http://sts mep.gov.cn/stbh/js/200808/P020080201446517202442.pdf.
引证文献
1
1
周李磊,杨华,刘睿.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足迹研究综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2):49-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周宁,李月臣.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2):56-63.
被引量:8
2
戴鹏,肖作林,刘睿,周永伟.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覆被质变与量变的地貌分异特征[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9(6):52-64.
被引量:1
1
余京津.
中国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J]
.商,2013(1):173-174.
2
陈景.
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
.新西部(理论版),2006(12X):67-67.
被引量:9
3
李文.
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4):1-7.
被引量:11
4
陈华.
试论西藏的人口与环境[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3):29-36.
被引量:6
5
王冰,黄岱.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人口容量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5(2):68-74.
被引量:10
6
彭珂珊.
关于人口与环境两大国策对经济影响的思考[J]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5,8(3):1-5.
被引量:3
7
朱栋梁.
我国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下)[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5):24-26.
8
周毅.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J]
.珠江经济,1999(9):4-5.
9
郑敏.
人口·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18(1):18-21.
被引量:1
10
孙国香.
人口与环境作用机制研究[J]
.商情,2014(14):179-179.
统计与决策
2013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