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转型下网络语言的符号建构以及原因分析——以“屌丝”一词为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语言的流行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这个时代作为公民的网民的社会心态。本文将以社会转型为背景,以"屌丝"一词为例,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网络语言的符号建构,并简要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作者
林思维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今传媒》
2013年第9期140-141,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符号建构
社会分层
网络文化
符号消费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2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宋林飞.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J]
.江苏社会科学,2002(6):30-36.
被引量:84
3
高丙中.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7(1):115-119.
被引量:90
4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雅林.
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44-49.
被引量:20
2
季国清,杨兆曾.
不可通约性与社会的解构[J]
.北方论丛,1998(5):33-38.
被引量:4
3
李培林.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1992(5):3-17.
被引量:249
4
孙慕天,刘玲玲.
西方社会转型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
.哲学动态,1997(4):42-47.
被引量:8
5
阿兰.图雷纳,陈思.
20世纪的社会转型[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6(2):9-15.
被引量:11
6
尼尔.J.斯梅尔塞,黄语生.
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6(2):17-22.
被引量:6
7
李钢.
中国社会转型与代价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2000(1):31-37.
被引量:15
8
符拉基米.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17(1):105-124.
被引量:8
9
唐魁玉.
关于建立“中国转型社会学”学科的设想——兼评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8-1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72
1
申可君,常国富(校译).
“需求—条件—信任”:社区居民参与模式研究——以F市NH区L街道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9(2):114-164.
被引量:1
2
冯雪,胡艳香.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基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思考[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1,22(1):153-161.
3
宋凌宇,黄文虎.
文化标出视域下的“佛系青年”解读[J]
.青少年学刊,2020(3):20-25.
4
万昌烨,葛鑫伟.
浅析转型期公共风险的内在规定性[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6):78-80.
5
周建达,马荣春.
论建构单位累犯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1):58-62.
被引量:1
6
杜立芳.
农民市民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必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4):15-16.
7
杨雄.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J]
.青年研究,1999(12):1-8.
被引量:22
8
饶旭鹏.
文化·文化转型·价值转型——兼论西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文化转型[J]
.甘肃理论学刊,2003(1):34-38.
被引量:1
9
夏丽丽.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社会问题探析[J]
.城市问题,2005(1):75-79.
10
刘晓梅.
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75-81.
被引量:34
同被引文献
15
1
刘念.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91-94.
被引量:53
2
吴艳荣.
论凤凰的“性”变[J]
.江汉论坛,2005(5):93-97.
被引量:9
3
李妍.摆脱单一评判,"学渣"也能逆袭[N].中国教育报,2014,1(8):2.
4
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ce Press,1992.
5
Halliday M.A.K. Anti-languages[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76,(78):570-584.
6
Wodak R,Meyer M.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 Ltd.,2001.
7
Schniedewind M William. Qumran Hebrew as an Anti-language[J].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1999,(2):235-252.
8
杨念文.
能指·所指·任意性——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解读[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2):27-29.
被引量:8
9
胡静.
论大众娱乐审美趣味的转变——大众娱乐出现审丑趋势[J]
.新余高专学报,2008,13(5):60-62.
被引量:8
10
丁建新.
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一[J]
.外语学刊,2010(2):76-83.
被引量:64
引证文献
3
1
卓佳乐.
从网络词汇窥视“审丑”现象——以“屌丝”“学渣”“凤凰男”为例[J]
.现代交际,2014(9):46-48.
被引量:1
2
何湘君.
反语言综述及对其社会符号性的批判性探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1):56-57.
3
刘凌宇.
解析网络新词“屌丝”[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87-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志龙,熊和平.
“差生”的称谓及其评价基础[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9(3):23-28.
被引量:2
2
刘亦雨.
网络热词“皮”探析[J]
.文教资料,2018(24):18-20.
被引量:1
1
刘靖轩.
浅谈“劣迹明星”的“符号”建构与消费[J]
.新闻传播,2016(3):13-14.
2
赵晨竹.
符号学视角下雷洋事件中不同主体的符号建构[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4):106-106.
3
朱梦莹.
“9·3”阅兵电视直播的仪式化建构[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102-102.
4
杨光.
从传播学角度看视觉符号的建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8X):49-51.
被引量:2
5
廖妮娜.
新闻图片与报纸的流行现象[J]
.新闻爱好者,2005(1):24-25.
6
肖红.
昆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符号建构——基于《美丽春城,幸福昆明》的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4).
被引量:2
7
魏宇麒.
微信红包流行现象的传播学分析[J]
.现代视听,2015(5):71-73.
8
魏宇麒.
微信红包流行现象的传播学分析[J]
.新闻世界,2015(5):271-273.
被引量:7
9
景熹,李振委.
电视剧文本符号建构的超现实神话——以电视剧《蜗居》为例[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6):48-49.
10
王人甫.
解析“人人网”的流行现象[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1):212-213.
今传媒
201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