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煮散的传统用法和变迁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煮散与汤剂一样是中药的传统用药形式。煮散既保持了传统汤剂的所有特性,又具备其特有的节省药材、煎煮时间短、有效成分煎出率高等优势。在目前医药资源匮乏、药价上涨明显的情况下,推广中药煮散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意义重大。
作者
庞利霞
王林
机构地区
安阳市中医院儿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4期315-316,共2页
Chinese Pediatric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草药
生产和制备
煎药法
煎剂
分类号
R283.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6
1
仝小林,彭智平,焦拥政,张家成,刘峰,周强.
中药“散”的研究概况与述评[J]
.中医杂志,2013,54(1):12-16.
被引量:23
2
仝小林,张家成,穆兰澄,刘峰,张岩,周强,郭允,焦拥政.
恢复煮散 节省药材[J]
.中国新药杂志,2012,21(5):470-474.
被引量:63
3
穆兰澄,曹京梅,牟继征,程慧平,李冀湘,沈鸿,汪芳.
中药煮散与自动煎药机煎煮液的煎出率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8):39-40.
被引量:20
4
贺颖,王志萍,王力宁,蒋文佳,曹学欢.
不同粉碎度对麻杏石甘汤煮散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影响[J]
.中成药,2013,35(3):631-633.
被引量:13
5
郭锋.
“中药煮散”与饮片、超微粉不同粒度煎出率对比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9):94-95.
被引量:9
6
王东青,张亚丽.
小儿中药汤剂煎服方法及改进[J]
.国医论坛,2012,27(1):46-4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任大伟,董霄汉,张广强,梁生旺,杜天信.
中药煮散临床应用研究(二)——小青龙汤饮片煎剂与颗粒煎剂的化学成份对比分析[J]
.河南中医,1989(4):20-24.
被引量:11
2
穆兰澄,曹京梅,李冀湘,孙端端.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概述[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7):74-75.
被引量:43
3
刘威,何晓红,张晓宇,韩信昌,王刚.
麻杏石甘汤现代药理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6):7-8.
被引量:35
4
何茂活.
《武威汉代医简》"父且"考辨[J]
.中医文献杂志,2004,22(4):21-22.
被引量:10
5
周青梁.
中药煮散使用的初步研究[J]
.浙江临床医学,1999,1(5):359-359.
被引量:1
6
张杰,薛玉凤,赵聚宾,程玉新.
清毒退热煮散剂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浆及脑脊液cAMP水平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05,23(7):23-24.
被引量:3
7
陈永辉,琚玮.
麻杏石甘煮散的解热抗炎实验研究[J]
.中医研究,1995,8(5):20-21.
被引量:21
8
蒙光容,詹贵成,张淑远,谷钰,阎连山,陈浩.
中药汤剂的研究——不同粒度和制法对主成分煎(浸)出量的影响[J]
.中成药,1989,11(6):2-4.
被引量:11
9
宋金斌,王亚娜,叶定江.
中药汤剂改革的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2):99-101.
被引量:12
10
焦立红,任雷鸣,李青.
4种不同方法制备四物汤的疗效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441-1442.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00
1
吕建伟,曾雅兰,林柳云.
某院中药煮散处方阶段性使用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0):213-216.
2
廖维政,曾义生.
自拟中药煮散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3):432-433.
被引量:5
3
谭家华,罗君,贺祝英,张建玲,于佳.
不同煎煮方法对六味地黄汤浸出物及主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1):85-87.
被引量:7
4
林俊芝,傅超美,毛茜,刘婧,马雪玮,杨玲.
黄柏饮片与煮散颗粒在不同煎煮时间点盐酸小檗碱含量和干膏收率的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41-43.
被引量:26
5
廖维政,冯美霑,高生.
中药煮散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40例[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4):22-23.
被引量:3
6
金仲达,朱惠中,赵劲草.
正交试验法优选八珍汤水煎煮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9):39-41.
被引量:3
7
朱雪莲.
煎药机煎法对中药复方汤剂总浸出物及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121-122.
被引量:9
8
陈金月,王力宁,刘倩,文隽,庞钦元.
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建立麻杏二陈煮散剂量换算公式[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07-408.
被引量:5
9
陈金月,王力宁,刘倩,何玲,文隽,甘枥元.
麻杏二陈煮散汤剂质量优化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J]
.中国药师,2013,16(3):342-345.
被引量:4
10
董燕.
不同煎煮方法对六味地黄汤浸出物及主成分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3,34(4):469-47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6
1
张琦,高艳,王彦,刘冬涵,刘彩凤,钟琳瑛,梁军,田湾湾,洪婷婷,白洁,杜守颖.
以泻白散为例探讨经典名方中锉散粒度及煎煮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4):878-883.
被引量:14
2
秦素红,何瑶,罗妮妮,傅超美.
当归煮散临床应用最佳粒度的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3,4(5):8-11.
被引量:2
3
刘长余,姚雪芳.
独一味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
.海峡药学,2005,17(1):82-83.
被引量:8
4
黄昆,舒朝晖,刘根凡.
中药饮片粉碎粒度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97-98.
被引量:31
5
何绍奇.
外感咳嗽的辨证与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6,34(4):55-56.
被引量:3
6
王煜,张智艳,程明和,严霞.
独一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J]
.药学实践杂志,2006,24(2):73-76.
被引量:18
7
李旨君,张晓琦,轧霁,范龙,叶文才.
藏药独一味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J]
.中国天然药物,2008,6(5):342-344.
被引量:12
8
桑育黎,郝延军,杨松松.
独一味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08,39(11):1622-1624.
被引量:18
9
江泳,冯欣,杨殿兴,张毅.
对中药煮散剂现状的认识与思考[J]
.四川中医,2010,28(5):69-71.
被引量:33
10
王惠民.
《神农本草经》中五加皮考释[J]
.中药材,1999,22(1):43-4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7
1
袁联华,原嘉文,邝小红,罗浩明.
浅谈中药煮散煎煮技术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1):103-104.
被引量:8
2
王永,王猛,李向军.
独一味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药业,2018,27(1):24-27.
被引量:4
3
俱蓉,李响,朱向东,窦霞,李硕.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制备工艺及药效学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20,31(23):2924-2927.
被引量:19
4
焦其树,郝丽霞,吴治丽,代云桃,陈士林.
经典名方中煮散和散剂粒度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1-6.
被引量:32
5
曹丽萍,林晓燕,李曙光,梁奇.
夏枯草精准煮散饮片与普通饮片煎煮质量评价[J]
.天津药学,2022,34(4):24-27.
被引量:1
6
陈燕,李倩,窦霞,刘涛,靳子明.
不同煮散粒度下加味大柴胡汤中各成分影响及其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10):50-57.
被引量:3
7
温柔,王晓晴,孙允红,杨颖,侯林.
传统发酵型五加皮酒的处方考证及制备工艺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2,36(5):65-70.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韩静,杨波,胡扬,梁伟,赵欣悦,柴佩君,王隆权,李鑫.
止咳膏的制备工艺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2):146-148.
被引量:2
2
朱卫星,张敏,甘国兴,龙国斌,余文新.
通痹活络汤煮散工艺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7):7-11.
被引量:1
3
姚永东.
浅析不同的煎药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1):180-181.
被引量:4
4
童坚,赵宇平,田莎莎,朱卫丰.
经典名方竹茹汤小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3):5262-5268.
被引量:9
5
俱蓉,李响,朱向东,窦霞,李硕.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制备工艺及药效学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20,31(23):2924-2927.
被引量:19
6
汪江涛,丁伯平,范琳琳,徐斌.
某中医院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医药导刊,2021,23(2):148-151.
被引量:7
7
杨翠玲,赵梦洁,赵琼,周江,张肖瑾,魏玉苹.
泻黄散的古代文献沿革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9):32-39.
被引量:9
8
姜楠.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134-135.
被引量:7
9
路立峰,闫方杰,胡高升.
中药煮散应用优势、质量控制、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21,43(7):1830-1833.
被引量:8
10
薛晴,丛竹凤,向泽栋,柏道鸣,代龙,高鹏.
HPLC-多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经典名方三化汤中12种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21,32(14):1709-1714.
被引量:4
1
林娜 ,孔令珍 ,束辉 .
中药煮散浅识[J]
.中医药学刊,2004,22(6):1147-1147.
被引量:2
2
徐昌远.
中药煮散简介[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3):125-126.
被引量:5
3
陆高翔.
有必要推广使用中药煮散[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2):310-311.
被引量:4
4
申本钊.
中药煮散的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1998,10(3):43-45.
被引量:2
5
苏慕鹤,李云.
试论中药煮散的应用与发展[J]
.基层中药杂志,2000,14(3):47-48.
被引量:2
6
张守玉.
推广中药煮散大有必要[J]
.中成药,1993,15(12):47-47.
被引量:4
7
汪晓筠.
试论中药煮散[J]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11):60-61.
被引量:6
8
王林.
煮散治疗小儿泄泻临床验证总结[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4):716-717.
被引量:2
9
任大伟.
中药煮散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1990,13(11):44-45.
10
沈亚红,童树洪.
大黄的传统用法与现代药理学作用[J]
.中国药业,2010,19(20):79-81.
被引量:3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