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犯罪阻却事由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阻却事由缺乏研究,更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对其加以重视和完善。本文认为,应当将犯罪阻却事由纳入犯罪论体系中,应当明确"但书"规定的内容,在明确界定超法规正当行为和期待可能性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它们为法定的犯罪阻却事由。
作者
赵星
王修轩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山东大学法学院
农业银行青岛分行
出处
《求索》
CSSCI
2013年第7期187-189,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犯罪阻却事由
应然定位
但书
超法规正当行为
期待可能性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5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弗兰茨·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2
张军,马光旻,凌志敏.
试论犯罪阻却事由在刑法体系中的定位[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4):74-77.
被引量:2
3
陈妮.
正当防卫的理论根据和法律地位[J]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3(4):53-54.
被引量:1
4
肖吕宝.
论我国犯罪构成要件排列顺序之争[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5):74-77.
被引量:3
5
陈兴良.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J]
.中国法学,2006(4):3-17.
被引量:140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王世洲.
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J]
.法学研究,1998,20(5):116-125.
被引量:64
2
陈忠林.
从外在形式到内在价值的追求──论罪刑法定原则蕴含的价值冲突及我国刑法应有的立法选择[J]
.现代法学,1997,19(1):30-40.
被引量:48
3
李立众,柯赛龙.
为现行犯罪概念辩护[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2):54-61.
被引量:31
4
樊文.
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6-28.
被引量:127
5
赵秉志.
论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J]
.政法论坛,2003,21(6):16-24.
被引量:43
6
黎宏.
罪刑法定原则下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犯罪概念新解[J]
.法学评论,2002,20(4):10-19.
被引量:40
7
刘艳红.
社会危害性理论之辨正[J]
.中国法学,2002(2):164-177.
被引量:51
8
赵国强.
中国内地与澳门犯罪构成要素理论比较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04(6):101-106.
被引量:3
9
夏勇.
刑事诉讼对犯罪构成的要求[J]
.法学,2005(4):8-12.
被引量:5
10
黎宏.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J]
.法学研究,2006,28(1):32-51.
被引量:203
共引文献
145
1
胡选洪.
刑法变通的教义学立场:法益侵害说或结果无价值论之提倡[J]
.刑法论丛,2019,5(2):421-444.
2
张远煌,龚红卫.
回归与重述:论我国刑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使命——从无证收购玉米个案展开[J]
.刑法论丛,2019,5(1):475-496.
被引量:2
3
李洪川.
论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7,23(3):65-68.
被引量:2
4
梁根林.
保安处分制度的中国命运兼论劳动教养的出路[J]
.中外法学,2001,13(6):708-722.
被引量:11
5
赵秉志,周国良.
刑法学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法学,2007(1):175-190.
被引量:6
6
薛进展,谢杰.
对“两高”最新受贿罪司法解释的反思[J]
.法学,2007(10):31-39.
被引量:17
7
刘跃挺,胡月军,巫桐.
大陆法系违法性理论的开放性启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36-141.
被引量:4
8
冯亚东.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以司法客观过程为视角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08,20(4):580-589.
被引量:33
9
黄小英.
犯罪概念之反思——以方法论为视角[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8):204-208.
被引量:1
10
冯亚东,张丽.
期待可能性与犯罪动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6):40-46.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9
1
付立庆.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J]
.金陵法律评论,2008(1):47-53.
被引量:8
2
游伟,肖晚祥.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J]
.政治与法律,1999(5):22-27.
被引量:75
3
丁银舟,郑鹤瑜.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J]
.法商研究,1997,15(4):57-62.
被引量:72
4
戴绍泉,田禾.
析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24-27.
被引量:5
5
姜伟.
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4,16(1):23-27.
被引量:70
6
袁红冰.
质疑不可质疑者——对“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的否定性讨论[J]
.政法论坛,2004,22(4):116-122.
被引量:1
7
黄豹.
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不容置疑[J]
.比较法研究,2004,18(6):121-125.
被引量:1
8
陈东.
期待可能性理论初探[J]
.当代法学,2005,19(5):99-103.
被引量:4
9
周光权.
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J]
.中国法学,2006(1):165-175.
被引量:105
10
章惠萍.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法的借鉴[J]
.政治与法律,2006(3):108-11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石经海,苏桑妮.
论“期待可能性”的平易化[J]
.刑法论丛,2021(2):340-37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良顺,李宇飞.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土资源与本土化研究[J]
.前沿,2023(4):57-65.
2
邓雨萌.
期待可能性在中国刑法中的规范证成[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3,22(5):44-50.
3
王一冰.
非对峙型受虐妇女杀夫的刑事责任进路与情境化分析[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4(3):82-95.
4
李淑娟,王岩.
安乐死的有限出罪研究[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2(5):11-16.
1
刘杰.
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的理论初探[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5,29(3):68-72.
2
张军,彭之宇.
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的价值[J]
.人民检察,2006(12S):61-62.
被引量:1
3
张军,马光旻,凌志敏.
试论犯罪阻却事由在刑法体系中的定位[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4):74-77.
被引量:2
4
常会,刘莲芝.
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构成要件分析[J]
.商,2013(17):248-248.
5
张明楷.
论作为犯罪阻却事由的职务行为——以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中心[J]
.北方法学,2007,1(1):54-64.
被引量:23
6
刘杰.
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的理论体系建构——从《刑法》第13条之“但书规定”说起[J]
.克拉玛依学刊,2015,5(2):57-61.
被引量:1
7
杨兴培.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阻却事由的关系[J]
.政法论坛,2002,20(3):87-97.
被引量:20
8
付立忠.
犯罪阻却事由的感悟--以法学教育为视角[J]
.法治论坛,2008,0(1):224-233.
9
张倩.
指导性案例的应然定位[J]
.人民司法,2016(10):56-61.
被引量:1
10
李永升,刘沛谞.
重返犯罪构成原点——以犯罪构成塑成刑事法学研究新范式[J]
.时代法学,2007,5(5):8-15.
被引量:8
求索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