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虚拟生存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现象,在虚拟生存的世界里,大学生面临人生体验的丰富与空洞、人际交往的广泛与狭窄、道德伦理的发展与失落、身心健康的成长与问题、个性发展的自由与异化,这种双重境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要正视大学生虚拟生存带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
王莉
孙建华
机构地区
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81-84,共4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虚拟生存
机遇
挑战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P393.0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李青.
虚拟生存何以面对——兼谈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思考的当代价值[J]
.东岳论丛,2010,31(3):35-38.
被引量:2
2
袁祖社,高扬.
虚拟与实在二重景观下多元交互主体价值存在的探讨--网络生活场景的公共性价值理想的反思与吁求[J]
.江苏社会科学,2011(3):59-63.
被引量:8
3
贾英健.
论虚拟生存[J]
.哲学动态,2006(7):24-29.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郭湛.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5(3):32-38.
被引量:355
2
尚杰.
网络技术与后现代哲学[J]
.哲学动态,2005(5):12-14.
被引量:2
3
袁祖社.
文化“公共性”理想的复权及其历史性创生——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的解释视域[J]
.学术界,2005(5):17-26.
被引量:16
4
袁祖社.
“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78-84.
被引量:109
5
[美]克鲁克洪,凯利.《文化的概念》,引自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
6
[美]克鲁克洪.《文化的研究》,引自《文化与个人》,高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页.
7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陈泽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5页.
8
[德]西美尔.《论文化的本质》..《德国哲学》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9
托尼·希.《拟真时代抵制意义:波德里亚的(仿像与拟真)》.[美]瑞安等;戴阿宝译.《波德里亚:追思与展望》.[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9页.
10
孔明安,陆杰荣主编.《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3页.
共引文献
44
1
邹文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路径探析[J]
.山西青年,2019,0(22):137-137.
被引量:2
2
刘睿.
虚拟自我的多维度界定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视角[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2):241-251.
3
阮敏尔.
大学生虚拟生存的影响及对策[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5-18.
被引量:3
4
李毅飞.
网络侵权的界定——虚拟生存基础上的思考[J]
.经济师,2007(8):283-284.
被引量:1
5
朱宁吉,徐茜茜.
积极应对网络对社会治安的挑战[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151-156.
被引量:1
6
陈明.
虚拟世界与虚拟生存[J]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2):92-92.
被引量:1
7
李名亮.
儿童“虚拟世界”与儿童社会化发展[J]
.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6):103-109.
被引量:2
8
李田田.
人的现实生存和虚拟生存[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4(2):76-78.
9
刘友山.
虚拟条件下主体性六大悖论[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1):58-60.
10
王安琪.
网络社会如何放大人的单向度——以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为视角的考察[J]
.国际新闻界,2011,33(6):85-8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
徐琳琳,王前.
网络技术引发的虚拟自我认同危机与伦理建构[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26(6):55-59.
被引量:11
3
柴晓运,龚少英.
青少年的同一性实验:网络环境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64-371.
被引量:26
4
欧贤才.
网络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1(3):31-35.
被引量:2
5
吴刚,朱志勇,陈桂香.
大学生网络化存在的批判与反思[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6):108-112.
被引量:1
6
吴静芳.
网络交际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33(1):69-7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徐静英,吴芳.
虚拟社会关系中大学生同一性的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4):61-63.
2
刘斯文.
虚拟生存方式下大学生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塑[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9):26-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游.
辅导员对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的培养教育[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33):155-155.
1
王莉,孙建华.
网络背景下虚拟生存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影响探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3(12):48-49.
被引量:7
2
翁曦勉,周岩.
从虚拟生存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8(11):120-120.
3
马中英.
大数据时代大学治理能力提升的双重境遇与路径选择[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17):5-5.
4
刘斯文.
虚拟生存方式下大学生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塑[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9):26-28.
被引量:1
5
毛天虹.
虚拟生存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7):112-114.
被引量:3
6
齐鹏程,林湘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虚拟生存的导向功能[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2):97-102.
被引量:1
7
阮敏尔.
大学生虚拟生存的影响及对策[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5-18.
被引量:3
8
陈小芳.
关于大学生虚拟生存伦理失范的原因探析[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6):65-67.
被引量:1
9
刘虎,周贞琪.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虚拟生存的新向度研究[J]
.江苏高教,2017(3):101-104.
被引量:1
10
贾阳,周小乐.
高校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及破解之道[J]
.高等农业教育,2014(11):85-87.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