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隐藏的视点:中西“张力”范畴再辨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张力(Tension)"在中西诗学史上的演变来看,中西方学者都习惯于使用"对立统一"对这一概念进行描述,然而表面相同的论述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诗学视点的差异:西方学者多从"对立"出发看待"张力"范畴,始终强调异质因素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而中国学者对"张力"的理解则大致建基于"统一"视点,即更多关注构成张力的异质因素间的辩证统一所生发的文学作品的"整体感"。这一隐藏着的诗学视点的对立,一方面解释了"张力"范畴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取向,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张力"在当今中西学界判然有别的理论关注度:西方学者大多认同"张力"的理论阐释已由"新批评派"完成,从而将其作为一个习以为常的概念大量运用于文艺批评的实践之中;而中国学者则在"张力"理论的广度与深度方面继续做出新的探讨。综观其在中西诗学史上的具体演变及当代运用,张力范畴应当存在以下必要规限:首先,概念的不可分割性;其次,张力具有其适用范围并与文本紧张、主体心理紧张密切相连;最后,张力的理论探讨需落实到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之中。
作者 杨果
出处 《江汉学术》 2013年第5期92-98,共7页 JIANGHAN ACADEM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0

  • 1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 2赵毅衡;卞之琳."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 3O' Connor William Van. Tension and Structure of Poetry[J].The Sewanee Review,1943,(04).
  • 4Falk Doris V. Eugene O' Neill and the Tragic Tension[M].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8.
  • 5Bache William B. Tension and Related Strategies in Othello[J].College Literature,1977,(Fall):257.
  • 6Holt Michael. Hope and Fear:Tension in The Waste Land[J].College Literature,1981,(01):21-32.
  • 7Gates Henry Louis Jr. The Signifying Monkey[M].New York:Oxford Univeristy Press,1988.193.
  • 8Koethe John. The Tension between Poetry and Theory[J].Critical Inquiry,1991,(01):64-75.
  • 9黄子平."诂"诗和"悟"诗[J]诗刊,1985(11):3-5.
  • 10俞兆平.诗歌语言的组合张力[J].当代文坛,1986(5):27-3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30

共引文献53

同被引文献27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