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3-85,共3页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参考文献3
1 -.-[J].海外文摘,1999,(4):32-32.
2 -.世界名校校长论坛[J].新华文摘,1998,(8):166-166.
3 -.达特茅斯学院[J].海外星云,1998,(15).
同被引文献13
1 陈新艳,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 .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被引量:34
2 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9):59-63. 被引量:44
3 刘力.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7):16-22. 被引量:74
4 宋国城.大学:美国公司的摇钱树.教学与管理,2000,(4):77-77.
5 James A. Severson. Model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 J/OL ]. Journal of industry-Academia-Government Collaboration, 2007, (2): 1-6.
6 Jennifer Washburn .The Kept University [ M/OL ], http://www.aaas.org/spp/rd/ch26.pdf, 2000-03-01.
7 Charles C. Caldart. Industry Investment in University Research [J].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1983, 8(2): 24-33.
8 John K. Wilson. The Corporate University [EB/OL], http: //www.ilaaup.org/news/IllinoisAcademe/2OO5_Spring/il_academe_2005sp_Corporate.pdf, 2007-04-11.
9 魏屹东,邢润川.借鉴与启示──美国工业企业与大学科研合作的历史、方式、问题及对策[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14(6):55-59. 被引量:3
10 杨讯丁.美国高校向工业部门的技术转让[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8,13(6):3-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59
1 鞠晓群,罗念宁,于东,王威.流体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2):45-47.
2 王苗,忻益慧,姜乖妮,董宏杰.新工科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改革优化研究[J] .中国建设教育,2022(2):30-34.
3 孙珺,胡小平,秦华伟.“卓越计划”视域中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17-18. 被引量:19
4 许国玉,张梦,吴艳红,常艳艳,王彪.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双语的工程图学创新教育[J] .图学学报,2014,35(1):115-120. 被引量:1
5 张利华.基于CDIO的轨道交通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282-286. 被引量:1
6 靳宏,陈虹,莫岳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S1):51-54. 被引量:2
7 李峰,潘晓华.科技联合对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6):38-41. 被引量:4
8 郭星明.“好老师”与“好老板”:“双师型”教师的新角色论[J] .职业教育研究,2010(10):50-51. 被引量:1
9 王汉成,姜乐军.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8):14-16. 被引量:24
10 彭易菲.CDIO教育理念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 .现代企业教育,2011(4):143-144. 被引量:18
1 汤永祥.论科研院所文化建设[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5):80-84. 被引量:2
2 曾晨.知识密集型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GH电子科研中心案例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1(S1):85-86. 被引量:1
3 小春.中型公司的机会在何处?[J] .中国化妆品,2014,0(10):38-39.
4 吴元欣,陈洪钫.关于高等学校建立“两个中心”的现实思考[J] .人文与管理论丛,1997(6):48-51. 被引量:1
5 赵云桥.谈高校工厂新产品开发和科研工作[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2(3):99-100.
6 张明.对高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技产业,1999(9):27-28. 被引量:1
7 任景慧,户军.高校的新产品开发[J] .上海高教研究,1991(1):85-88.
8 刘福成.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思路[J] .工业技术经济,1996(1):54-55.
9 人才引进先天不足 资金仍是瓶颈 十家成长型企业老板谈企业发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6(11):18-20.
10 李天铎.英国在开发现代技术方面的合作[J] .管理观察,1998(12):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