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理想国》“共产共妻”角度看柏拉图的妇女观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共产共妻"在柏拉图的笔下成为了苏格拉底塑造理想国的一部分而存在着,但实则充分体现出柏拉图对妇女的地位、作用等的看法。在当时,雅典不准许妇女参与政治的这项提议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然而"共产共妻"对近代的影响实际上也不可小视。
作者
宝莉
机构地区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3年第6期29-30,43,共3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理想国
柏拉图
“共产共妻”
分类号
B502.23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吴献书,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美]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4
[美]保罗·埃尔默·摩尔.柏拉图十讲[M].苏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105
1
冯乐坤.
继承权本质的法理透视[J]
.法律科学,2004,22(4):53-59.
被引量:14
2
颜小华.
维吾尔族传统宗法文化初探[J]
.青海民族研究,2004,15(4):42-46.
被引量:1
3
耿丽华.
对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6):82-86.
被引量:1
4
郑贤君.
宪法的社会学观[J]
.法律科学,2002,20(3):29-38.
被引量:14
5
程汉大.
英国宪政传统的历史成因[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1):30-40.
被引量:21
6
王翠艳.
20世纪20年代北京报纸的妇女副刊[J]
.北京社会科学,2005(1):114-119.
被引量:5
7
刘代霞.
元杂剧婚恋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成因[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50-54.
被引量:9
8
胡玉娟.
罗马平民问题的由来及研究概况[J]
.史学月刊,2002(3):120-126.
被引量:7
9
杨昕.
情欲的救赎——从“三言”艳遇故事看明人婚恋观念[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1):53-56.
10
王瑛.
出走与反抗:叛逆女性之路——娜拉与娜嘉形象之比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258-261.
同被引文献
4
1
于玲燕.
从《荷马史诗》看古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9):58-59.
被引量:3
2
邓秀明.
《理想国》中的女性观分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7):58-58.
被引量:2
3
莫菲菲,唐姬霞.
柏拉图《理想国》的女性观之我见[J]
.科教导刊,2012(23):164-164.
被引量:3
4
焦敬超.
抗战时期成都“工合”运动妇女工作述论[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36(2):40-4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洪靖雯,黄高晓.
柏拉图《理想国》的女性观探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1):58-62.
1
严春友,郭亚红.
并不理想的“理想国”——重评柏拉图的政治理想[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82-83.
被引量:1
2
一张钞票的价值[J]
.天天爱学习(五年级),2009(1).
3
贺小梅.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不理想之处及其启示[J]
.学理论,2009(4):19-20.
被引量:2
4
刘树才.
柏拉图《理想国》的公民教育思想[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1):56-57.
被引量:3
5
程志敏.
柏拉图“理想国”辨正[J]
.浙江学刊,2006(3):141-145.
被引量:2
6
刘放桐.
重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革命性意义——从西方哲学研究视角分析[J]
.新华文摘,2009(6):35-39.
7
朱松苗.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为共生的共产主义[J]
.学术交流,2016(11):22-27.
被引量:2
8
陈万柏,李文全.
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学说的批判[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1):46-48.
被引量:3
9
李炳林.
马克思哲学实践—生活思维方式的创立及其革命性意义[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34-37.
10
佚名.
10位终身未婚的名人[J]
.意林文汇,2015,0(12):7-8.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