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干预策略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容易出现人格扭曲、性别扭曲和道德错位、网络犯罪等问题。应采取的干预策略包括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与管理、加强青少年网络社交行为规范的教育、家长应提高自身的网络运用和指导的能力、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等。
作者
耿红卫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2012-JZ-002)
关键词
网络社交
青少年人格发展
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
2
赵仁青.
论网络交往主体的异化与重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18-20.
被引量:1
3
王玉萍.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调适及对策[J]
.广西社会科学,2008(9):210-21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覃双凌.
论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双面影响[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2):106-108.
被引量: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G].人民出版社,1960:3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G].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人民出版社,1972:341.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6:463.
6
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南出版社,1998:1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G].人民出版社,1979.
8
王前军.
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3):39-40.
被引量:4
9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宦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39-40,69,40,60.
1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19
1
祝军.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教育探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176-178.
被引量:3
2
康康.
玩家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与网络游戏的发展[J]
.新视觉艺术,2011(2):142-143.
被引量:1
3
李婧华.
网络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若干思考——谈混合式学习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J]
.学理论,2012(4):151-152.
被引量:1
4
张奕华.
论网络境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合理引导[J]
.青年探索,2012(2):67-70.
被引量:9
5
向林芳.
图书馆移动服务探讨[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42(3):55-57.
被引量:4
6
周宇.
论微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功能[J]
.辽宁警专学报,2012,14(3):5-8.
7
杜忠锋.
网络失范的理论溯源及其社会原因分析[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28-31.
被引量:2
8
齐朝阳,陈少平.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3):124-126.
被引量:10
9
周春霞.
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2(31):44-45.
10
郑云,费坚,周保垒,刘佳,王江兵.
网络环境下强化高校团组织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以扬州大学为例[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5):50-5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0
1
张慧丽.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拖延行为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2(3):50-52.
被引量:3
2
方楠.
“双面”人格在现实与虚拟社交空间的呈现——当代大学生人格异化探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1):106-109.
被引量:5
3
魏源.
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46-1048.
被引量:61
4
朱剑平.
简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9):42-43.
被引量:3
5
黄肖静,白冰.
青少年网络交往中的越轨行为[J]
.当代青年研究,2006(9):7-12.
被引量:3
6
聂衍刚,丁莉,蒋佩,刘毅.
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的特点及测验量表的编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3-8.
被引量:9
7
范松仁.
“慎独”伦理视阈中的大学生网络交往[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3):21-23.
被引量:3
8
李义军.
浅谈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正确引导[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2):163-165.
被引量:9
9
全莉娟,姚本先.
女中学生网络交往研究[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3):78-82.
被引量:4
10
郭中然,姜国俊.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3):150-15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吴浩.
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与学习拖延行为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25(5):96-100.
2
张静.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93-95.
被引量:2
3
刘斌志,周海镁.
21世纪我国青少年网络社交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2(2):107-11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吴桂桃,金欢欢,杨金,向明慧.
浅述大学生认知风格对网络社交的影响[J]
.丝路视野,2019,0(2):147-147.
2
龚苏忆.
青少年网络社交行为探究及教育策略——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J]
.科学咨询,2020(33):57-57.
被引量:5
3
刘文良.
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解析[J]
.汉字文化,2021(16):16-17.
被引量:5
4
陈益涵,彭彦琴,谢斌.
新冠疫情期间个体忍耐力、风险认知和应对策略的关系及影响因素[J]
.心理学通讯,2022,5(4):241-248.
5
姜颖,宋静.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3,39(8):39-49.
被引量:1
6
孙婉,白文正,于丹.
信息时代下网络社交媒体对青年婚恋观的影响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1(3):56-58.
被引量:1
1
徐俊.
网络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干预措施[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19(5):84-86.
被引量:6
2
范春林.
自我意识与青少年人格发展[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58-58.
被引量:4
3
姜嘉.
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引导策略优化[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4):58-59.
被引量:2
4
李雪.
慕课及其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9):95-99.
被引量:2
5
康雅婷.
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
.明日风尚,2016,0(19):88-88.
6
曾祥海.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帮学生戒掉网瘾[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7):14-14.
被引量:1
7
吴羽君.
救救成年人[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4(8):1-1.
8
王茹,贾彭龙.
思政视野下大学生网络社交习惯及引导对策调研分析[J]
.石油教育,2016(3):90-93.
被引量:1
9
王大鹏.
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考[J]
.中国报业,2014(12):89-90.
10
王浩然.
在课外阅读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
.新课程,2017,0(4):165-165.
教育探索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