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45,共3页
同被引文献27
-
1陈勇.提高高校学报校对质量的探索[J].编辑之友,2004(S1):50-51. 被引量:3
-
2张岩芳.期刊终校中的逐项排除法[J].编辑学报,2001,13(z1):43-43. 被引量:2
-
3贺长元.校对分类与规范[J].中国出版,1999(5):34-36. 被引量:2
-
4王菊香.护理科技期刊作者一稿多投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4):427-429. 被引量:21
-
5魏雪萍.未来校对应具有的专业素养[J].新闻采编,2004(4):38-39. 被引量:3
-
6任海生.学报责任总校对的设置及操作[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15(2):88-90. 被引量:2
-
7马秀萍.出版电子化与校对工作[J].新闻出版交流,2000(5):48-49. 被引量:2
-
8降小宁.校对失误的心理学分析及应对办法[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4):15-17. 被引量:1
-
9张华军,路文倩.调整心理状态 提高校对质量[J].武警学院学报,2001,17(5):74-74. 被引量:2
-
10史伟,阎宓.谈校对的质量保障体系及交互式校对方法的运用[J].出版发行研究,2005(8):58-6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4
-
1欧亚洲际铁路新干线[J].中国投资(中英文),2005(12):22-22.
-
2王菊香.《护理学杂志》在校对中实行轮校与责任编辑负责制的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854-855. 被引量:2
-
3周芳,刘洪娥,张大春.我国科技期刊的校对研究及发展趋势[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20(5):34-37. 被引量:4
-
4胡曼辉,闻丽,黄宁廷.编校合一之校对心得[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6):273-274.
二级引证文献6
-
1陈嘉伟,李强,吴淑金.医学期刊编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481-484. 被引量:3
-
2谢贞,刘苏君.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编校质量把关要注意横向思维[J].编辑学报,2008,20(2):131-132. 被引量:6
-
3江霞,方玉桂,周春兰,陈伶俐,简若姗.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电子稿件的多元化校对——以《护理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58-660. 被引量:6
-
4张,周晓颖,杨红欣,孙喜佳,赵文华.校对职称的变迁在肿瘤学期刊中的意义[J].管理观察,2013(8):124-125.
-
5潘秋岑,张立新,苏俊宏.责编利用终校自查表提高学术期刊校对质量——以《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例[J].科技传播,2020,12(10):67-69. 被引量:5
-
6刘荣英.改善高校学报编辑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3(2):140-143. 被引量:7
-
1姚晓萍.我做科技期刊校对工作的体会[J].科技与出版,1996(5):26-26.
-
2何力.浅谈网上传稿给校对工作带来的新问题[J].中国出版,2003(1):58-59. 被引量:2
-
3杨立中,陈贵田.提高校对人员素质很重要[J].中国出版,1988(9):47-49.
-
4王春红.如何提高校对质量[J].记者摇篮,2002(4):44-44.
-
5陈友莲.提倡校是非[J].新闻世界,2001(9):41-42.
-
6刘迎.轮换校对——提高校对质量的一个办法[J].新闻爱好者,1999(4):41-41. 被引量:2
-
7陈海斌.论新媒体下如何提高报纸的校对质量[J].传播与版权,2014(9):50-51. 被引量:3
-
8罗小丽,王华南.校对人员素质初探[J].中国出版,1998(1):34-35.
-
9李丽荣.浅谈校对对编辑工作的弥补[J].记者摇篮,2002(3):19-19.
-
10汤伊明.科技期刊校对人员素质探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0,14(3):90-9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