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就肩负起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的首要责任。基于正确理论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带。但是,目前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在论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作者
李国胜
樊彦国
丁智慧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西部科技》
2013年第12期90-91,102,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关键词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57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1
徐高明,张红霞.
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
.复旦教育论坛,2010,8(6):61-66.
被引量:48
2
陈春萍.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初探[J]
.煤炭高等教育,2000,18(5):42-44.
被引量:14
3
陈林选.
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4):387-388.
被引量:3
4
曹剑辉,陈启买,周合兵,罗一帆.
构建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6):155-157.
被引量:13
5
孙波,杨欣虎.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8.
被引量:66
6
彭健伯,欧美强.
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测评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102-104.
被引量:20
7
BeiWU,ZengyUanWU.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y of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J].IEEE,2005,(6).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朱永新,杨树兵.
创新教育论纲[J]
.教育研究,1999,20(8):8-15.
被引量:456
2
朱九思.
似曾相识燕归来——评《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1-2.
被引量:14
3
谢旻荻.
法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4):24-26.
被引量:6
4
黄斌,黄华.
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6(2):60-61.
被引量:17
5
甘阳.
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
.读书,2006(4):3-12.
被引量:204
6
王义遒.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2-8.
被引量:120
7
杨叔子,余东升.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1-7.
被引量:203
8
陈幼慧.核心课程之改革-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研究.通识教育学刊,2009,(12):39-61.
9
凌军辉.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EB/OL].[2010-07-05].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5/05/c_1274380.htm.
10
陈骏.深化教学改革,让杰出人才“冒”出来[N].中国教育报,2010-10-18.
共引文献
157
1
董黎明,焦宝聪.
创客教育中创新思维评价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95-101.
被引量:6
2
姜军,曹雪,庞金虎.
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平均处理效应的实证分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6):192-195.
被引量:1
3
陶丹.
基于AHP分析法的创新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建构[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9):10-16.
被引量:5
4
陈玉荣.
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123-125.
被引量:50
5
尤文坚.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效分析与评价——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为例[J]
.广西教育,2012(43):51-53.
被引量:2
6
金琴.
大学生创新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初探[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8):91-92.
被引量:12
7
胡瑞卿.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59-162.
被引量:25
8
王家褀,曹颖颐.
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8):133-137.
被引量:62
9
林晓冰,郭文海,汪玉梅.
关于提高中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思考[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3):202-203.
被引量:9
10
周雪.
研究生创新项目管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评述——以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25(1):81-8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6
1
朱旻娜.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创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2):271-272.
被引量:1
2
罗玲玲,王素君,张晓霞,吴娟.
建构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评价体系[J]
.辽宁教育研究,2003(8):59-61.
被引量:21
3
房咏梅.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培养[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22(4):5-8.
被引量:3
4
邓成超.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量质化评价[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6):164-168.
被引量:43
5
张鹏,于兰,刘助柏,张岩岩.
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被引量:169
6
王立.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198-199.
被引量:14
7
董勤岭,刘康伟.
大学生创新教育与高校教学改革[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8B):174-174.
被引量:16
8
刘极峰,冯永伟,张仰飞,颜萍.
创新刍议[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18(6):19-21.
被引量:10
9
孙波,杨欣虎.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8.
被引量:66
10
万玉成,胡勇,徐启丰.
基于变异系数赋权与距离评价法的航材保障效能评价[J]
.兵工自动化,2007,26(7):27-2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9
1
马红梅,王佩.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0(2):33-35.
被引量:3
2
赵旭东,贺一峰.
立足公安一线实战提升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应用能力[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5):135-136.
被引量:3
3
邹浩.
基于熵权和灰色关联模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15,29(5):111-114.
被引量:7
4
张贺祥.
大学生创新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0(2):69-70.
5
李凌云,李若鸿,宁宝权.
基于动态组合赋权的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
.科技广场,2017(1):132-137.
6
孙贤斌.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提升对策[J]
.巢湖学院学报,2014,16(4):125-129.
被引量:4
7
徐弈辰,鲁湛,李红斌.
院所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9):93-95.
被引量:2
8
陈雪铃,杨俏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华商学院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70-71.
9
王月琴,刘文彬.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综述[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5):58-6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林红,江陈坤,林萍,钱晓岚,翟绪军.
基于OBE理念的新商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考评体系构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3):169-171.
2
梁爽,杨静文.
应用远红外线热像仪对酒精擦浴降温效果观察[J]
.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5):76-77.
被引量:3
3
孙贤斌,王升堂,郝李霞,傅先兰.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J]
.巢湖学院学报,2015,17(2):152-156.
被引量:1
4
张丽园,王旭东,王光荣,周开胜,赵建军.
应用型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3):245-247.
被引量:4
5
徐子明.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9):36-37.
被引量:2
6
李凌云,李若鸿,宁宝权.
基于动态组合赋权的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
.科技广场,2017(1):132-137.
7
兰国辉,陈亚树.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94-99.
被引量:22
8
蔡成龙.
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J]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7,37(3):63-67.
被引量:1
9
李卓,刘斌,李艳辉,王婷婷.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选取的一种新方法[J]
.科学技术创新,2017(32):60-61.
被引量:2
10
晁晓筠,张迎新,夏宗洋,李德根.
基于熵权与灰色关联法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模型[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8,28(3):27-31.
被引量:4
1
戴春平.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目标及评价体系构建[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9(4):84-87.
被引量:1
2
董春香,韩剑薇,刘毅刚.
培养学生思考、交往、合作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
.职业技术,2006(24):27-29.
3
毕琳琳.
浅论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
.时代教育,2016,0(3):111-111.
被引量:1
4
姜慧杰,郝雪佳,冯广龙,魏来.
基于科研实践的医学影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111-112.
被引量:3
5
汪小祥.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
.考试周刊,2011(49):188-190.
被引量:6
6
宋芳.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评价体系设计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X).
7
卫春燕,王琍梅,刘丹丹,金明浩,杨晓磊.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16-17.
被引量:1
8
杨金.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9):105-106.
被引量:15
9
罗力强.
论独立学院非经济类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J]
.梧州学院学报,2014,24(2):92-96.
10
杨承印,任荣贞,王彦昌.
浅议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性评价[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08,28(5):26-27.
被引量:7
中国西部科技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