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内对《红楼梦》译本的潜在目的语读者反应少有研究。本文以接受理论和奈达的测试理论为依托,取材《红楼梦》最著名的两个英译本设计了两套完形填空测试并附加了问题,目的语读者即接受测试者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文学院主修或辅修中文的大学生和两位从事电影传媒教学和研究的教授,研究目的是对两个译本的可接受性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译本可接受性不存在本质区别,而且有声音质疑语言的明白通畅。通过分析数据,讨论了测试结果与传统观念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7,共6页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