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唐诗的一种程式说起陈子昂有《晚次乐乡县》诗。诗云: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方回《瀛奎律髓》选入卷二十九"旅况类",评曰:"起两句言题,中四句言景,末两句摆开言意。盛唐诗多如此。全篇雄浑齐整,有古味。"纪昀《瀛奎律髓刊误》
作者
周勋初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6-55,共10页
关键词
创作经验
山水文学
谢灵运
《瀛奎律髓》
盛唐诗
陈子昂
故乡
边城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97
1
邹西礼.
韦应物诗歌渊源及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1):136-139.
被引量:2
2
奚彤云.
关于谢月兆生平的两个问题[J]
.中州学刊,1998(1):100-103.
被引量:2
3
陈道贵.
从《山居赋》看佛教对谢客山水诗的影响[J]
.文史哲,1998(2):88-92.
被引量:7
4
张国星.
佛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J]
.学术月刊,1986,18(11):60-67.
被引量:16
5
葛晓音.
山水方滋 庄老未退——从玄言诗的兴衰看玄风与山水诗的关系[J]
.学术月刊,1985,17(2):68-75.
被引量:24
6
宋绪连.
谢灵运山水诗结构初探[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3(5):55-59.
被引量:2
7
葛晓音.
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兼探支遁注《逍遥游》新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2(1):151-161.
被引量:19
8
刘启云.
观此遗物虑 一悟得所遣——试论谢灵运的审美心态及其对玄言诗创作的开拓[J]
.江汉论坛,1991(1):71-76.
被引量:4
9
胡明.
谢灵运山水诗辨议[J]
.江淮论坛,1984(3):104-107.
被引量:4
10
葛晓音.
从历代詩話看唐诗研究与天分学力之争[J]
.文艺理论研究,1982(4):102-10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1
1
甘雪莲,曾礼红.
新时期二谢诗歌研究述要[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S1):213-215.
2
郝润华,马婧.
李白组诗对汉魏六朝赋的继承与受容[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565-569.
被引量:3
3
孙尚勇.
《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2):37-42.
被引量:2
4
陈怡良.
谢灵运《山居赋》创作意蕴及其写景探胜[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4):507-526.
被引量:2
5
赵宏祥.
自注与子注——兼论六朝赋的自注[J]
.文学遗产,2016(2):65-74.
被引量:6
6
马言,易闻晓.
六朝山水赋:大赋的嗣响与转型[J]
.贵州社会科学,2019(6):49-55.
7
王希圣.
从《山居赋》看六朝山水赋的两种范式[J]
.天中学刊,2020,35(2):66-73.
8
彭燕.
谢灵运山水诗的客观性审美特质及意义[J]
.杜甫研究学刊,2020(2):88-98.
被引量:2
9
焦缨添.
“慕谢始精文”——也论韦应物的诗歌渊源与风格[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6(2):5-10.
10
杨思思.
王安石诗“学三谢”考论[J]
.文学遗产,2024(5):60-7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史晓婷,曹旭.
论谢灵运的二极山水美学[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1):234-257.
2
李正春.
论唐代组诗的结构艺术[J]
.南京社会科学,2009(12):93-98.
3
韩国茹.
当代中国佛教《维摩诘经》的研究现状与问题[J]
.世界宗教文化,2012(1):108-112.
被引量:2
4
袁凌.
谢灵运山水赋研究概述[J]
.科教导刊,2012(35):116-117.
5
胡远远.
关于李白组诗的几点思考[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1):181-181.
6
杨许波.
汉赋铺陈、排比与罗列对唐诗的影响[J]
.文艺评论,2015(2):63-68.
7
马强才.
修辞技艺·信息传递·知识扩散:诗歌自注的多重功能——以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为例[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3):82-90.
被引量:4
8
刘彦青.
论史书撰写艺术中的自注法——以《史记》为中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2):68-77.
被引量:3
9
魏娜.
史书自注对唐诗自注之影响[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4):33-41.
10
赵树功.
论谢灵运《山居赋》的审美转型——关于六朝文学新变的一个样本考察[J]
.文学评论,2019(5):145-153.
被引量:1
1
杨胜应.
与陈子昂共勉(组章)[J]
.散文诗世界,2014,0(7):28-29.
2
任永刚.
试论“登览类”律诗的叠字和对仗——以方回《瀛奎律髓》选本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6.
3
詹杭伦.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的得与失[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9-35.
被引量:4
4
李秀花,李光生.
《瀛奎律髓》论唐诗[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9):18-21.
5
孙盼盼.
方回《瀛奎律髓》中对梅尧臣“送别诗”的品评[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30(2):54-57.
6
赵京战.
有我与无我[J]
.中华诗词,2009(4):1-1.
7
贺根民.
方回《瀛奎律髓》的选诗观[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111-114.
被引量:1
8
康莉.
方回《瀛奎律髓》的美学追求[J]
.北方文学(下),2010(5):11-12.
9
王宏林.
论方回《瀛奎律髓》对贾岛的独特定位[J]
.文艺理论研究,2011(5):83-87.
被引量:4
10
张秋娥.
方回《瀛奎律髓》中“吴体”之所指分析[J]
.殷都学刊,2007,28(1):123-125.
文学遗产
198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