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起去”的语法化演变历程及其制约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普遍把"起去"排斥在复合趋向补语之外,认为"起去"根本算不上一个可以拿来说的词,因此出现了对"起去"置之不理的情况,学者邢福义最早给"起去"正名,认为"起去"的客观存在不容忽视,本文将从汉语语法史的角度重新审视"起去"的发展历程,揭示"起去"所具有的语法研究价值,描写了"起去"的语法化过程并深入探究了语言经济原则作为其内部发展动因的制约机制作用。
作者
吕金月
吕明臣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关键词
'起去'
语法化
语言经济原则
趋向补语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陈永宏,宋佳东,邓福舜.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刘丹青.
语法化理论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J]
.方言,2009,31(2):106-116.
被引量:33
3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邢福义.
“起去”的普方古检视[J]
.方言,2002,24(2):97-107.
被引量:48
5
邢福义.
“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J]
.方言,2003,25(3):205-213.
被引量:21
6
邢福义.
《西游记》中的“起去”与相关问题思辨[J]
.古汉语研究,2005(3):2-10.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江蓝生.
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J]
.中国语文,1999(2):83-93.
被引量:66
2
张振兴.
方言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42-49.
被引量:43
3
严修鸿.
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的语源[J]
.语文研究,1998(1):52-58.
被引量:24
4
施其生.
论广州方言虚成分的分类[J]
.语言研究,1995,15(1):114-123.
被引量:20
5
孙宏开.
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续)[J]
.民族语文,1992(6):54-60.
被引量:18
6
游汝杰.
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J]
.民族语文,1982(2):33-45.
被引量:52
7
贺巍.
获嘉方言韵母的分类[J]
.方言,1982,4(1):22-36.
被引量:27
8
刘丹青.
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J]
.语言研究,1988,8(1):167-175.
被引量:46
9
刘丹青.
苏州方言定中关系的表示方式[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2):92-95.
被引量:14
10
石汝杰,刘丹青.
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J]
.语言研究,1985,5(1):160-166.
被引量:71
共引文献
98
1
王灿龙.
“起去”的语法化问题再思考[J]
.语言学论丛,2019(2):88-108.
被引量:1
2
聂志平.
老舍作品语言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中的经典示范作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207-221.
被引量:2
3
林华勇,颜铌婷,李敏盈.
粤语句末助词"佢"的非现实性——兼谈方言语法范畴比较中存在的问题[J]
.语言研究集刊,2021(2):175-193.
被引量:3
4
张光明.
忻州方言的“起去”[J]
.语文研究,2004(4):58-60.
被引量:9
5
王灿龙.
“起去”的语法化未完成及其认知动因[J]
.世界汉语教学,2004,18(3):27-37.
被引量:23
6
储泽祥.
“十五”期间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
.汉语学习,2005(1):3-8.
被引量:3
7
邢福义.
《西游记》中的“起去”与相关问题思辨[J]
.古汉语研究,2005(3):2-10.
被引量:14
8
马玉汴.
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J]
.汉语学习,2005(6):34-39.
被引量:28
9
程志兵.
西北方言研究的新收获——评毋效智教授的新著《扶风方言》[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38-139.
10
马晓琴.
陕西方言中“起去”的用法——兼说“起去”在普通话中不可说[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57-61.
被引量:7
1
如何与外国人打招呼[J]
.读读写写,2010(7):50-50.
2
靳开宇.
新兴复合式颜色词的构成及其发展动因[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6):100-104.
被引量:3
3
王珂,林琳.
“多X”词族解析[J]
.天中学刊,2008,23(4):100-101.
被引量:2
4
马琳.
现代汉语双音词发展动因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5):82-82.
5
邓凯,李小雨,李媛.
父亲是我心中的山[J]
.今日中学生(中旬)(初二),2006(5):40-43.
6
钱宗武,龙峰.
今文《尚书》被动句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4):13-18.
被引量:2
7
龚娜.
当代汉语新兴词语模的共性与个性——以“X门”和“被X”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2010(9):117-119.
被引量:5
8
蔡金潮.
当代流行语的来源、类型与发展动因[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9):49-51.
被引量:1
9
王永杰.
浅谈英文释义在学习英语单词过程中的作用[J]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86-87.
10
耿海琴.
英语“gate”与汉语“门”之对比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358-359.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