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巳节之历史变迁——以节日性质的转移为视角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上巳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先秦时期,其与三月三合并,开始显现出娱乐性。官方的介入,以曲水宴为典型,娱乐性加强使其在唐代达到繁荣的顶峰。到了宋代,随着狂欢模式的瓦解,上巳节开始式微。时至今日,只是一些少数民族依旧保持三月三古朴民风和娱乐模式。由上巳节的历史变迁可知,保持节日的信仰性和娱乐性可以促使节日长久发展。
作者
袁子微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上巳
娱乐性
信仰性
衰亡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萧放.
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2):44-46.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0
1
苏晓红.
苗族姊妹节中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
.文化学刊,2011(2):79-82.
被引量:4
2
杨旭东.
地方性节日的文化内涵与诉求转型——关于侗族喊天节的调查与思考[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117-123.
被引量:3
3
潘文焰,仲富兰.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J]
.文化遗产,2014(1):24-33.
被引量:14
4
袁子微.
上巳节的历史流变[J]
.文艺评论,2014(4):149-152.
5
唐小晴,王金霞,段文杰.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分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5):37-42.
被引量:2
6
王慧.
传统节日复兴问题文献综述——兼谈对新兴节庆活动的关注[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108-112.
被引量:2
7
庄茵茜,孙正国.
中国传统节日高校传承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7(4):148-152.
被引量:3
8
甘政.
传统节日民俗的变迁与重构——基于身体民俗的视角[J]
.社会科学家,2016,31(4):153-156.
被引量:5
9
王加华.
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性与坐标性重建——基于社会时间视角的考察[J]
.文化遗产,2016(1):23-31.
被引量:10
10
文礼生,黄玮轩,易一平,王振兴,周静芸,符清明.
关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观念的调查探析[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26):10-10.
同被引文献
34
1
武晔卿.
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合流考[J]
.时代文学,2008(20):132-132.
被引量:5
2
黄润柏.
壮族歌节“三月三”的属性问题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1993(4):35-40.
被引量:6
3
郭胜.
旅游节庆的策划和市场化运作[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3):111-114.
被引量:41
4
黄翔,连建功.
中国节庆旅游研究进展[J]
.旅游科学,2006,20(1):45-49.
被引量:75
5
翁敏华.
三月三上巳节失落之谜初探[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1):27-34.
被引量:9
6
梁昭.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139-146.
被引量:7
7
戴光全,保继刚.
城市节庆活动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以昆明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58-61.
被引量:35
8
张维梅,贾秀荣.
湖南省节庆旅游开发策略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082-16083.
被引量:7
9
程金龙,赵威.
河南节庆旅游的开发策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76-5778.
被引量:13
10
黎晓春,张兆龙,陆元兆,王艳琼,姜国安.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商业推广研究——以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运动会为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441-44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
1
鲍刚.
桂林石刻中所见上巳节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6):12-15.
2
李振鹏.
壮族“三月三”的起源、功能、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7(6):80-89.
被引量:7
3
周欣桦,李亚.
汉中市“上巳节”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
.绿色科技,2022,24(21):224-228.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相彬.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4):30-41.
被引量:1
2
范桂松,徐婧文.
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路径创新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6):129-133.
被引量:1
3
谢超.
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图像学阐释[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2(8):120-122.
被引量:1
4
彭加汛,李振鹏.
潮州大吴泥塑的起源、功能、传承与发展策略[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2):50-61.
被引量:1
5
赵帅鹏.
图像的超越:非遗视域下内丘神码的省思与展望[J]
.邢台学院学报,2023,38(3):25-35.
6
汤付强.
池州傩戏:文化特质、功能与传承创新[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30-38.
被引量:1
7
孟繁旭,梁勇杰.
广西“三月三”域内外推广传播现状[J]
.科技传播,2024,16(12):179-181.
1
顾农.
略谈节日文化之守正创新[J]
.粤海风,2009(6):74-76.
2
吴守雷,吴海地.
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管窥上巳节[J]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2):32-36.
被引量:1
3
贝堤栗,董建成.
上巳节:盛唐狂欢在曲江[J]
.中华遗产,2008(2):48-61.
被引量:2
4
丁武军.
从“曲水流觞”到“曲水之宴”——中日上巳节文化源流[J]
.日本研究,2005(4):78-84.
被引量:4
5
宇都宫美生.
流觞曲水在日本--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34-39.
6
王天昊.
日本女儿节[J]
.文化月刊,2014,0(10):100-103.
7
李阳波.
寻逐春光着迷处(外一篇)[J]
.神州民俗,2011(5):56-57.
8
翁敏华.
三月三上巳节失落之谜初探[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1):27-34.
被引量:9
9
赵蕤.
三月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日本传统节日的比较研究[J]
.天府新论,2014(2):145-149.
被引量:1
10
张继平,牛国栋.
文韵曲水长[J]
.走向世界,2009(21):34-35.
天府新论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