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蝼蛄和地老虎、蛴螬、金针虫一样属于主要的地下害虫,对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危害。蝼蛄又叫拉拉蛄,土狗子,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为多食性害虫。在我国的北方以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为主。
同被引文献35
-
1姜丰秋,姜达石.华北蝼蛄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09(2):86-88. 被引量:5
-
2王春丽.蟋蟀对棉花的危害及其防治[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5-55. 被引量:1
-
3陈建明,俞晓平,陈列忠,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张珏锋.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和治理策略[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6):389-394. 被引量:68
-
4仵光俊,陈志杰,张淑莲,张美荣,吴耀军.辣椒田蟋蟀种类、生活规律与综合防治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3,20(3):223-228. 被引量:3
-
5肖筠,刘旭,李建荣,柳光富.四川花生蛴螬种类调查及优势种群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235-238. 被引量:4
-
6赵月亮.1974.蝼蛄的活动规律及防治[J].中国科学,4(5):512-525.
-
7杜立新,王容燕,王金耀.等.地下害虫蛴螬的生物防治研究[A]//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5.
-
8韩召军.小地老虎对几类杀虫剂的毒力反应度其抗药性变化[J].植物保护学报.1986(2):125-130.
-
9韩钦,王兆祥,王久德,等.油葫芦和棺头蟋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J].昆虫知识,1988(1):12-14.
-
10我国的“非洲蝼蛄”应为“东方蝼蛄”[J].山东林业科技.1993(2):29.
-
1张易,武晓玲,朱家凯,袁金霞.林业苗圃地下害虫蝼蛄的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3):15-15. 被引量:1
-
2刘须领.蝼蛄和蟋蟀的发生与防治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5(14):30-30. 被引量:1
-
3杜新平.禾本科牧草常见地下害虫及其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4(5):95-95.
-
4吴恋.玉米常见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2,24(10):36-38.
-
5范绍芳.马铃薯四种地下害虫的防治[J].致富天地,2013(8):52-52.
-
6马慧萍,潘涛.东方蝼蛄在临洮县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10,41(1):62-63. 被引量:2
-
7敖礼林,余强,饶卫华.旱生作物要谨防蝼蛄的为害[J].科学种养,2012(3):29-29.
-
8姜丰秋,姜达石.华北蝼蛄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09(2):86-88. 被引量:5
-
9袁荣才,张富满,孟祥伟,王晓强,马凤才.通化地区东方蝼蛄发生及防治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3,18(2):46-47. 被引量:3
-
10郭东红.蝼蛄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12(12):30-30. 被引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