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长秧龄旱育抛秧壮苗技术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表明 ,通过播种密度、苗期氮肥追施量、化学调控剂的使用三种方式培育长秧龄抛秧壮苗的最佳搭配方式应为 :稀播、不控氮、二次化控。若是运用壮秧营养剂培育 2 8d以上秧龄秧苗 ,应与化学调控剂联合使用 ,并注意后期补追氮肥。
作者
陈小荣
潘晓华
机构地区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6期29-40,共12页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基金
江西省科委课题
关键词
水稻
长秧龄抛秧壮苗技术
播种密度
氮肥
化学调控剂
分类号
S511.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1
毛国娟.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1995,36(3):112-115.
被引量:12
2
金千瑜.
我国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中国稻米,1996,2(1):10-13.
被引量:37
3
朱勇良,周家麟,朱兴连,周秋萍,姚月明.
抛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J]
.上海农业科技,1994(3):16-16.
被引量:4
4
秦进华,仉玲,潘正国,孙真林,陈正明.
杂交水稻肥床塑盘旱育大苗抛栽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96,11(2):15-18.
被引量:4
5
张洪程,戴其根,钟明喜,苏祖芳,黄务涛,陆永泰,孙禧榴,张定琪,何小保,陈再华,许遐祯.
抛栽水稻产量形成及其生态特征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3):39-49.
被引量:59
6
丘泽森,倪玉峰.水稻旱育抛植技术研究.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第2集),1996.
7
洪晓富,蒋彭炎,叶定池,卓贵德,秦忠耀,张如堂,胡建刚,金龙光,周卢泽.
连作晚稻抛秧若干生产问题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1998,39(6):251-254.
被引量:9
8
许德海,禹盛苗.
水稻双优双抛产量15t/hm^2的品种搭配模式研究[J]
.中国稻米,1998,4(3):14-17.
被引量:7
9
林昌明,朱文俊,吕步成,孙瑾.
塑盘抛秧秧龄弹性指标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2):10-13.
被引量:12
10
沈锦根,徐少安,王学军,刘健,韩东捷.
后季稻塑盘旱育壮秧标准及培育措施[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6):17-1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吴永祥,陈留根,王选正,卢水生,张锡贵,倪玉峰.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3):1-4.
被引量:17
2
张洪程,戴其根,钟明喜,苏祖芳,黄务涛,陆永泰,孙禧榴,张定琪,何小保,陈再华,许遐祯.
抛栽水稻产量形成及其生态特征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3):39-49.
被引量:59
3
赵国平,敬金星,吴永祥.
水稻旱育秧技术机理研究[J]
.作物杂志,1994(6):21-24.
被引量:16
4
徐一戎.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简述[J]
.现代化农业,1989(1):2-3.
被引量:2
5
谢成林,茅弼华,张存銮,谢仁康.
旱壮秧培育的土壤肥力指标及苗床培肥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6,24(5):42-44.
被引量:1
6
戴其根,江苏农学院学报,1989年,增刊,24页
7
黄务涛,江苏农学院学报,1989年,增刊,21页
8
孙喜榴,江苏农学院学报,1989年,增刊,21页
9
夏广如,江苏农学院学报,1989年,增刊,39页
10
张洪程,江苏农学院学报,1989年,增刊,27页
共引文献
111
1
张平,欧阳荣,柯愈浩,袁明凌.
二季晚稻旱床育秧适宜播种期、播种量、移栽期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5):101-104.
2
陈小荣,潘晓华.
两系杂交水稻抛秧栽培的根系特征[J]
.杂交水稻,2000,15(S1):46-47.
被引量:9
3
陈育群,郁祖良.
抛秧稻提高产量途径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技推广,1994,10(5):24-25.
4
朴瀛,张菁,崔劲松,石宇虹.
水稻抛秧栽培增产农田小气候的研究[J]
.辽宁气象,1996(4):24-27.
5
毛国娟.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1995,36(3):112-115.
被引量:12
6
林昌明,李海进,孙瑾,吕步成,周成英.
中粳稻抛秧群体质量优化控制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6,24(2):2-7.
被引量:1
7
吴建富,潘晓华.
水稻免耕栽培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88-91.
被引量:15
8
邱桂如.
烟—稻模式高效栽培技术[J]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4):30-31.
被引量:2
9
徐正进,黄瑞冬,李洪建.
水稻群体整齐度品种间差异与相关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2):137-140.
被引量:6
10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宋卫兵,桂云波,汪素兰,王泽松.
氮肥运筹方式对抛秧栽培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82-498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1
1
董宝娣,张正斌,刘孟雨,徐萍.
水分亏缺下作物的补偿效应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31-34.
被引量:14
2
曾晓春,刘传飞,陈善坤.
多效唑(PP_(333))烯效唑(S-3307)提高水稻幼苗抗逆能力作用机制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6(3):288-291.
被引量:14
3
王熹,俞美玉,陶龙兴.
烯效唑对稻苗的生理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1994,8(1):15-20.
被引量:28
4
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王忠,高煜珠.
水分胁迫抑制水稻光合作用的机理[J]
.作物学报,1994,20(5):601-606.
被引量:110
5
郝树荣,郭相平,王为木,张烈君,王琴,王青梅.
胁迫后复水对水稻叶面积的补偿效应[J]
.灌溉排水学报,2005,24(4):19-21.
被引量:18
6
龙丘陵,李祖章,刘光荣,孙刚,杨忠保.
不同秧龄对双季稻早衰的影响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10-12.
被引量:5
7
钱士明,沈铭,陈叶平,李瑾,张晓伟,陈海林,冯金祥.
杂交晚粳免耕直播栽培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研究[J]
.中国稻米,2007,13(2):44-45.
被引量:13
8
盘训记.
超级杂交稻不同播期对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7(6):77-78.
被引量:4
9
李忠华,龙煜,吴国刚,刘芝妹.
水稻旱育秧不同播种量秧苗生育规律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7,17(6):18-20.
被引量:3
10
张运根.
早稻塑料软盘抛秧秧龄和密度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1997,3(4):46-4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张平,欧阳荣,柯愈浩,袁明凌.
二季晚稻旱床育秧适宜播种期、播种量、移栽期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5):101-104.
2
张圣喜,贺再新,李涛,陈湘国,肖宪龙,易稳凯.
不同播种量与秧龄对中优281产量性状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9(9):17-19.
被引量:4
3
官贵德.
烟后稻抛栽育秧技术研究与应用[J]
.福建稻麦科技,2014,32(2):1-4.
4
钟蕾,黄文赟.
不同旱控育秧方式对杂交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生物灾害科学,2014,37(2):114-1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琳,吴华聪,张数标,陈金水.
基本苗数对机插双晚杂交稻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0(2):30-31.
被引量:10
2
谢光辉,韩东倩,王晓玉,吕润海.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1):1-8.
被引量:149
3
张数标,张琳,吴华聪.
不同种植密度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1(8):27-28.
被引量:2
4
刘建霞,郑华斌,姚林,贺慧,黄璜.
播种量与秧龄对秧苗素质及其垄作梯式栽培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4,28(4):345-348.
被引量:1
1
陈小荣,潘晓华.
两系杂交水稻长秧龄旱育抛秧壮苗技术探讨[J]
.江西农业科技,2001(1):12-15.
2
陈小荣,潘晓华.
不同施氮方式及抛栽密度对长秧龄抛秧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3):322-326.
被引量:10
3
杨小虎,李援农,蒋文昊,黄晔.
覆膜条件下追氮量对烤烟伸根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11(1):47-49.
被引量:1
4
柴云霞,耿少武,邹阳,胡小东,王跃金,李庆武,马春丽,刘世明.
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6(1):27-29.
被引量:16
5
彭金光,宁斌,贺从安,孙玉宏,瞿玖红.
辣椒—甜瓜—莴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2005(4):10-11.
6
钟跃毅,周斌辉.
对赣南地区早晚稻品种搭配的研究[J]
.种子科技,2010,28(3):27-29.
被引量:3
7
肖守华,王崇启,董玉梅,焦自高.
瓜菜巧搭配 种植效益高(一)[J]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2007(9):21-22.
8
刘云开,申建斌,庞冰,孙桂华.
优质高产晚稻品种的筛选[J]
.湖南农业科学,2000(4):17-18.
9
李洁.
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5(4):194-194.
被引量:2
10
陈晓群,尹学红,张学军,罗健航,王双喜.
基于冬小麦叶绿素值推荐氮肥追施量的研究初报[J]
.宁夏农林科技,2010,51(2):5-6.
被引量:2
耕作与栽培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