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王阳明对儒道佛“静”思想的吸取和发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静"是贯通诸子百家的一根主线、是天地间最精微的底蕴。历史上的治国贤臣都是"每逢大事有静气"的人物。王阳明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静思想有三个来源:首先他继承了先秦儒学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知止而后定思想,对孔孟的心斋、坐忘等修养方法也有所继承;而且还融二程的主一、守静以及朱熹的一循于理即为静的思想。其次,他吸取了佛教明心见性、禅定、顿悟与渐修思想;最后,他对道家的虚静、无欲、无为等思想知之甚多,表现出了融儒释道于一体的明显倾向。
作者 张文标
机构地区 赣南师范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14年第2期74-78,共5页 Seek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14页.
  • 2《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第182页.
  • 3《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 4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 5《道藏》第二十三册,第628页.
  • 6何静.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儒释道三教的融合[J].浙江社会科学,2007(3):120-126. 被引量:9
  • 7《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大学问》.
  • 8《五灯会元·主峰宗密禅师》,卷二.
  • 9《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第1440页.

二级参考文献23

  • 1郭朋校释.《坛经》[M].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40、58、24、66、108-109、32、32、26页.
  • 2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5、196、337、32页.
  • 3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90、318、268页.
  • 4陈寿撰.《三国志·魏书》[M].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95页.
  • 5.《道藏》第23册[M].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影印本.第686页.
  • 6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中华书局,1980年1月版.第396、377页.
  • 7[6][7][8][9][11][12][13][16][19][20][22][24][25][26][34][35][36]《道藏》第14册,第353、353、353、373、343、375、376、355、381、450、473、409、347、347、450、529、345、477页.
  • 8王孝鱼点校《二程集》,1981
  • 9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78,990,1237,1519,277,19,12,156,106,63,61,971,1289,18,251,104,107,6,92,808-809,790,796,76,968,1384,723,730,799,117,70,124,207,784,1600,30,33,28,93,204页.
  • 10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6,217,294,288页.

共引文献7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