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独生子女“结伴”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
10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One-child "Together" Behavior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者发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两人"为中心的小团体。文章展现了独生子女"结伴"的现象,从心理学视角阐释了"结伴"行为的归属感的需要、依恋的需要、孤独感的体现、占有欲的表现等4个成因,探讨了"结伴"行为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引导独生子女进行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
作者
吴远
徐霄霆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3期479-480,F0003,共3页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关键词
独生子女
结伴
心理健康
小团体
综述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8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21
同被引文献
13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0
1
赵翌.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研究——基于社会化理论的分析[J]
.学理论,2012(25):75-76.
被引量:3
2
陶淑慧.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教育方式探索[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2):84-86.
被引量:5
3
Hagerty,Patusky. Developing a measure of sense of belonging [J].Nursing Research, 1995 ,44:9-13.
4
王锦.
归属感探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4):88-90.
被引量:33
5
包克冰,徐琴美.
中马两国青少年的父母和同伴依恋关系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72-174.
被引量:19
6
严万森,童辉杰.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J]
.社会心理科学,2010(1):85-88.
被引量:6
7
雷雳,伍亚娜.
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7(2):81-86.
被引量:56
8
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2):174-180.
被引量:90
9
芦炎,张月娟.
初中生抑郁与依恋、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55-59.
被引量:24
10
沈烈荣,刘华山,徐云.
大学生的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性别角色效应[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81-182.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78
1
李焰,赵君.
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S1):168-174.
被引量:88
2
陈立辉.
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8(6):13-30.
被引量:39
3
方晓义.
母亲依恋、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3):54-58.
被引量:28
4
马庆发.
批判理论与闵斯特学派课程理论(上)[J]
.全球教育展望,1994,24(2):44-48.
被引量:6
5
吴念阳,张东昀.
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2004,27(4):812-816.
被引量:86
6
雷雳,王争艳,刘红云,张雷.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2,8(1):14-20.
被引量:93
7
张志群,郭兰婷.
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7.
被引量:21
8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被引量:7704
9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被引量:2747
10
马冬卉,熊享涛.
香港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宿舍生活指导与管理[J]
.高教探索,2005(3):36-37.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21
1
潘彦谷,张大均,何龙韬,刘传星,李知洋,刘广增.
父母的依恋风格与初中生的心理素质: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217-223.
被引量:1
2
关佳新,凌芙睿,雷汉宁,张彩.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短视频成瘾的影响:错失恐惧的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月刊,2024(17):61-65.
3
燕婉楹,苏成建.
高职院校新生同伴依恋和自尊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4(13):94-96.
4
黎任水.
同伴依恋对大一学生抑郁的影响:心智化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4(8):110-112.
5
申开文,杜学敏,谭天,梁春燕.
大学生成人依恋和抑郁的关系:自尊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4(1):53-57.
被引量:2
6
熊强,李瑾.
亲子依恋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5):206-208.
7
贾双黛,陈晓锋,张洛奕,于敏章.
大学生同伴依恋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2(1):51-53.
被引量:1
8
徐克兰,彭泽子博,李春禄.
被领养经历对安全感的影响:基于调查研究[J]
.心理月刊,2020,0(6):228-229.
被引量:1
9
向光璨,滕召军,郭成,陈红,缪华灵.
父母、同伴依恋与希望的相互作用模型:一项大学新生的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371-380.
被引量:14
10
韩黎,袁纪玮,龙艳.
苔花盛开如牡丹?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2):266-274.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138
1
韩思齐.
日本“治愈系”的文化分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2):48-50.
被引量:39
2
庞丽娟.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1):18-21.
被引量:58
3
刘颖.
围产期疾病经济负担简析——对牡丹江市50例病理孕产妇疾病经济负担的调查[J]
.中国卫生经济,1987,6(10):34-37.
被引量:2
4
黄希庭,时勘,王霞珊.
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J]
.心理学报,1984,16(4):455-465.
被引量:34
5
高存友,甘景梨,周清安,牛锋,杨代德,杨春.
综合心理干预对独生子女新兵个性和应对能力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508-509.
被引量:3
6
宋健辉,黄榕,杨于嘉,刘静,罗贞.
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和心理运动发育的影响(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9):234-235.
被引量:3
7
杨荣.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以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为分析案[J]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6):142-145.
被引量:45
8
包镕.
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交往与人际关系调查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在校生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63-64.
被引量:12
9
魏芳,赵皎皎,文淑峰,姜琦.
心理干预对PCI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7,47(2):75-75.
被引量:9
10
赵冬梅,周宗奎,刘久军.
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01-107.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10
1
张长英,颜开,胡文清,张馨仪.
留守中职生发展资源的个体差异与对策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4):62-67.
被引量:1
2
张潮,池佳徽,李文超.
亚群体视角下大学生宿舍内人际关系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1):21-22.
3
莫爱民.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186-188.
被引量:4
4
李芸思.
独生女围产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9):1239-1241.
被引量:9
5
熊志琴,李璐,孙莺.
心理干预对独生女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2):141-143.
被引量:2
6
吴怀能,王珍.
杭州市农民工学校小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状况及干预效果[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9):1336-1338.
被引量:3
7
Jhony Choon Yeong Ng,蒋悠然,谢嗣胜,谭清美.
基于饲养者差异视角的城市动物管理政策研究[J]
.湖南畜牧兽医,2018(6):29-32.
8
张一桐,王立群.
《小时代》接受心理分析——以“90后”阅读群体为研究对象[J]
.北方文学,2019,0(9):32-32.
9
闫冰玉,吴建平,权明晓.
不如吃茶去:当代青年的“治愈”心理体验[J]
.中国青年研究,2023(7):93-103.
被引量:3
10
苟爱菊,曹晓君,苟玉红.
新时期独生子女孤独感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
.心理学进展,2022,12(6):2201-220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何琳.
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农村中职留守学生心理援助服务研究——基于抗逆力理论[J]
.职业教育,2024(1):3-6.
2
彭艳玲.
围生期心理护理对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0(17):178-179.
被引量:4
3
任雁娟,林小敏.
正念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4):174-177.
被引量:32
4
李璐,李笑天.
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的改善作用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6):180-182.
5
熊志琴,李璐,孙莺.
心理干预对独生女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2):141-143.
被引量:2
6
刘文慧,钱春香,薛志辉,李晓莉,赵丽辉,唐倩倩,廖阳,谭容.
基于中医理论的五行音乐疗法对孕产妇围产期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4(12):58-60.
被引量:12
7
胡志蓉.
围生期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泌乳质量的影响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6):5145-5146.
被引量:10
8
李美华,刘盛喃.
初孕妇与二胎孕妇的心理状况探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17,14(8):144-147.
被引量:9
9
鞠珊.
高龄经产妇孕晚期焦虑状况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药界,2018,0(21):120-120.
10
陈翠静,罗霏,李耀东,王晓静.
孕产妇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19,32(2):478-480.
被引量:3
1
刘小军.
论科技进步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2000(4):73-74.
被引量:1
2
箴言[J]
.环球人物,2011(23):96-96.
3
王树茂.
心理学视角下的宗教[J]
.科协论坛,2002,17(6):37-38.
4
世界上最让人心醉神迷的10种声音[J]
.商学院,2010(6):19-19.
5
可怕的东西有助于记忆[J]
.大科技(科学之谜)(A),2004(7):34-34.
6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J]
.党课,2006(12):79-79.
7
杨寿堪.
论命运[J]
.新视野,2004(4):62-64.
8
方卫平.
文海逍遥游[J]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版),2009(11):4-6.
9
苗芃.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
.青春岁月,2014,0(5):196-197.
10
杨恩健,曹燕玲,陈华东.
宗教·人性·关爱[J]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S1):3-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