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周易》卦爻阴阳理论与中医阴阳理论之源流探析易医同源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阴阳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起源于《周易》,发展于《内经》。从对《周易》卦爻阴阳理论与中医理论之源流的研究中发现,《周易》学的阴阳论,对中医学的人体解剖组织属性、中医经络理论、疾病诊治以及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中医整体观起着重要的启示和归纳作用。
作者
曹殿朋
机构地区
江苏省中医院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68-69,共2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周易
阴阳理论
中医学术发掘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82
1
孟旭,赵吉平,程璐,米淑琦,张旭东.
中医时间节律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20,61(4):311-314.
被引量:22
2
景怀斌.
中西方探究思维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家,1991,6(1):29-35.
被引量:2
3
袁浩.
《周易》易理文化与中医医理相关性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24):55-56.
被引量:2
4
赵文举.
《内经》与《周易》理论渊源浅探[J]
.吉林中医药,1993,13(5):47-48.
被引量:1
5
孟庆云.
《易经》与中医学理论[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5-7.
被引量:10
6
张焱.
从《周易》对《黄帝内经》的影响浅论医易同源[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366-3367.
被引量:2
7
宋曦.
从阴阳的角度认识桂枝汤为群方之魁[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5):453-453.
被引量:4
8
叶泉.
浅谈《周易》“位”、“时”、“中”概念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J]
.中医药学报,1989,17(5):3-5.
被引量:3
9
赵红萍,马文辉.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是《周易》的“三极六爻”思想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J]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2):3-4.
被引量:6
10
崔波,高春玲.
论《周易》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J]
.中医研究,1997,10(2):3-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许伟明,胡镜清,江丽杰.
《周易》哲学观对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影响刍议[J]
.环球中医药,2017,10(1):22-25.
被引量:5
2
刘媛,司国民.
从《系辞》与《内经》思想之异同看医易起源的关系[J]
.吉林中医药,2017,37(7):653-656.
3
张建伟,李亚军.
周易卦象思维对中医学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1022-1025.
被引量:2
4
李文文,梁超.
从阴阳角度论述桂枝汤何以为“群方之冠”[J]
.光明中医,2018,33(8):1081-1083.
被引量:6
5
屈少雄.
《周易》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18,31(1):38-40.
被引量:5
6
孟庆岩,刘圆圆,杨柳,张其成.
地支合化六气理论构建的内涵新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5):2423-2426.
被引量:2
7
张金枫,胡荣魁,任苏妍,夏桂成.
从《周易》阴阳理论探讨月经病的周期调治[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3):205-209.
被引量:6
8
谭王琪,田苗芳,杨婷婷,田岳凤.
“群方之魁”桂枝汤小议[J]
.湖南中医杂志,2023,39(7):115-1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张建伟,李亚军.
周易卦象思维对中医学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1022-1025.
被引量:2
2
伍睿昕,董昌盛.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8):139-142.
被引量:17
3
李军祥,毛堂友,谭祥.
太极升降论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运用[J]
.中华消化杂志,2018,38(8):505-509.
被引量:2
4
魏荣乐.
桂枝汤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1):100-101.
被引量:1
5
黄坡,张文龙,郭玉红,张怀亮,刘清泉.
从药汗与病汗论桂枝汤在外感中的应用范围[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1):145-146.
被引量:4
6
俞春林,杜正彩,郝二伟,韦玮,郭振旺,侯小涛,邓家刚.
四类不同功效桂枝药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226-234.
被引量:72
7
柳彦佐,刘思宇,郝征.
从《周易》天雷无妄卦谈中风病的针灸治疗[J]
.中医药导报,2019,25(23):5-6.
被引量:1
8
梁薇,郭雅雯,李文康,罗本华.
针刺结合隔姜火龙灸治疗慢性虚寒性咳嗽临床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20,33(7):132-135.
被引量:4
9
翁翠婷,楼毅杰,纪云西(指导).
纪云西教授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撷英[J]
.中国乡村医药,2021,28(4):27-28.
被引量:2
10
李信翰,张建伟.
浅析术数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3):56-60.
被引量:6
1
张旸.
胃肠激素的阴阳属性与脾胃病分型关系[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136-137.
被引量:2
2
刘鲲,刘娜.
中医阴阳理论与养生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89-91.
被引量:6
3
党琳,张旭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中医药,2003,23(5):7-9.
被引量:1
4
李红,吴少东,朱斌.
调节阴阳治疗失眠的体会[J]
.陕西中医,2012,33(8):1104-1104.
被引量:2
5
武月萍.
体质及体质因素与中医辨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22-2123.
被引量:20
6
司呈泉.
中国古代的人体解剖与外科手术[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3(2):145-147.
被引量:1
7
堐榜琴.
论中医理论的组织属性[J]
.中国新医药,2004,3(4):136-136.
8
喻嘉兴.
三阴三阳浅论[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1):7-8.
被引量:1
9
李凤兰,蒋洪耀,张庆利.
阴阳液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5):33-34.
10
周明倩,李海昌,谢志军,温成平.
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糖尿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平衡关系[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4):58-60.
被引量:2
江苏中医药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