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和定量RIA联合检测在乙肝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出处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年第6期25-25,2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参考文献6
1 张复春,吴婉芬,董惠卿,蔡晓莉,魏绍静,冼超.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 DNA及其临床应用[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1):24-27. 被引量:130
2 程钢,何蕴韶,周新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3):135-138. 被引量:387
3 何英,卢道英.PCR方法检测HBV-DNA与ELISA检测HBV-M的对比分析[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8,13(3):147-147. 被引量:8
4 刘志辉,王丰.乙肝两对半与乙肝DNA的联合检测[J] .放射免疫学杂志,1998,11(3):183-184. 被引量:2
5 骆抗先,朱幼芙,杨洁,侯金林,章廉,梁炽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的C基因热点变异[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11(1):29-32. 被引量:12
6 骆抗先,侯金林,梁炽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病毒变异[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6,14(2):101-104.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13
1 骆抗先,张智,杨洁,梁炽森.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前C变异与病变活动[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4):189-191. 被引量:60
2 王爱莲,周永兴,姚志强.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的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3):144-146. 被引量:14
3 骆抗先,中华内科杂志,1995年,34卷
4 侯金林,J Hepatol,1994年,21卷,s72页
5 骆抗先,肝脏病杂志,1994年,2卷,144页
6 骆抗先,中华内科杂志,1994年,33卷,763页
7 骆抗先,中华医学杂志,1994年,74卷,478页
8 Liang T J,New Engl J Med,1991年,324卷,1705页
9 匿名著者,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年,13卷,241页
10 Yun Z B,J Virol Methods,1994年,47卷,1页
共引文献534
1 张赛丽,童林.乙肝病毒DNA与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探讨[J] .心理月刊,2020,0(13):157-157. 被引量:1
2 李国钢,方美芳,万汝根.FQ-PCR和ELISA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的意义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9):1125-1126.
3 徐三兰,洪艳华.HBV-DNA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91-1692. 被引量:1
4 汤立新.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7,22(2):141-142. 被引量:6
5 许铁军,曹远陆,乔春格.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6):247-248. 被引量:5
6 张春艳,游振斌,兰旺仁.ASTAR MP-120核酸自动提取仪的原理及应用[J] .生命科学仪器,2006,4(6):52-53. 被引量:3
7 张忠英,李玉华,林永志,刘莉莉,黄开盛.闽南肝癌高发区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意义[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4):9-11. 被引量:2
8 焦红,翁文川,杨泽,王方金,易敏英,王伟毅.针对hly基因快速筛检食品中霍乱弧菌实时荧光PCR方法的研究[J] .检验检疫科学,2005,15(z1):11-15. 被引量:4
9 李美忠,王敏,乐晓华,王火生,陈心春,徐六妹,周伯平.四种HBV DNA荧光定量PCR试剂比较及其结果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8,2(1):7-12. 被引量:17
10 王媛媛,张志超.乙型肝炎病毒表位的意义和最新的定量监测方法(英文)[J]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1(5):43-54.
同被引文献50
1 张阳根,张横,徐忠玉,张德慧.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1,14(z1):13-15. 被引量:3
2 沙拉麦提.吐尔逊太,高涛,阿依夏木,于烽.李斯特菌及其危害研究进展[J] .地方病通报,2006,21(2):97-99. 被引量:11
3 周春喜,陈泮藻,李振甲,金林培.铕和铽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原理[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1996,3(3):156-160. 被引量:1
4 徐德顺,吴晓芳,程平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PCR法及细菌培养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比较[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861-863. 被引量:17
5 华晓芳,黄雪松.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新技术[J] .食品科技,2007,32(6):230-233. 被引量:1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M]:微生物分册GB4789-94[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7 朱炳炎 魏汉如 徐勤.食物中毒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1-41.
8 Zongzhi Liu, Catherine Lozupone, Micah Hamady,et al. Short pyrosequencing reads suffice for accurate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 J ]. Nucleic Acids Res, 2007,35 ( 18 ) : e 120 : 1 - 10.
9 Ronaghi M, S Karamohamed, B Pettersson, et al. Real - time DNA sequencing using detection of pyrophosphate release [ J ]. Anal Biochem, 1996, 242( 1 ) :84 -89.
10 Ronaghi M, Shokralla S, Gharizadeh B. Pyrosequencing for discovery and analysis of DNA sequence variations [ J ] . Pharmacogenomics, 2007,8(10) :1437 - 1441.
引证文献9
1 巢国祥,徐勤,朱炳炎,马锋.扬州市2002-2003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4):484-486. 被引量:12
2 张合喜,饶晓红.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荧光定量PCR检测[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22(2):87-89. 被引量:1
3 张合喜,王守英,席景砖,饶晓红.荧光定量PCR监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2):13-15. 被引量:6
4 徐德顺,查赟峰.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4):380-383. 被引量:11
5 徐德顺,吴晓芳,程平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PCR法及细菌培养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比较[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861-863. 被引量:17
6 白艳艳,张彦明,郑增忍,张衍海,龚振华,张宝.食品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29-30. 被引量:2
7 吴晓芳,徐德顺.两种方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比较研究[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14(2):62-64. 被引量:1
8 李秀娟,徐保红,田会方,宋红梅,高伟利.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7):1623-1625. 被引量:2
9 张言超,寇海兵,朱学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HBV标志物的临床意义[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1):1213-12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9
1 汪欣,赵素萍.CMIA法在出入境人员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中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311-2312. 被引量:1
2 陈美芬,徐奋奋,裘立晓.江北区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J]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39-40. 被引量:2
3 王安礼,刘长宏,马国柱,潘立,张芳,李雪梅,石一.两类食品中三种致病菌和卫生细菌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2):129-131. 被引量:4
4 陈慧燕,洪程基,李毅,李小春,洪隽.温州市食源性产单核李斯特菌污染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4):459-461. 被引量:4
5 蒋震羚,吕素玲,唐振柱,李秀桂,王红,车光.2002-2005年广西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监测与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262-1264. 被引量:15
6 王国戗,罗予.两种方法制备标准品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菌结果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1):1-3. 被引量:1
7 吴殿磊,徐光华,冯继红,樊霞,苗乃周,刘晓斌,陈天艳,张树林.二十岁以下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与HBeAg的定量关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8):909-912. 被引量:9
8 刘仲敏,郑鸣,王永芬.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实时定量PCR检测[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5):100-104. 被引量:17
9 潘珍瑜,林萍,刘红,江建真.2005—2006年福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291-2292. 被引量:3
10 罗兆飞,张为宇,杨得胜.动物性食品中奇异变形杆菌PCR检测方法的研究[J] .福建畜牧兽医,2008,30(1):1-3. 被引量:11
1 冯毅.ELISA与PCR方法检测HBV结果对比[J] .桂林医学杂志,1996,12(2):154-155.
2 胡红彦,侯振江.乙肝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J]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3).
3 王卫民.4980例高中生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5(2):114-114. 被引量:1
4 崔开媚,张爱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_3、T_4、rT_3、TSH、TMA、TGA——RIA联合检测临床应用[J] .海南医学院学报,1996,2(2):79-81.
5 韦振元,王洁.肝硬化患者AFP、β_2-m、CA-50 RIA联合检测的结果分析[J] .放射免疫学杂志,1995,8(1):19-20. 被引量:11
6 吴吉城,吴小英.探究婚前检查中乙肝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3):16-16. 被引量:3
7 何洁明,田小平,苏彩女,徐凤英,徐宁,庄惠琴.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_2-m、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1995,8(6):358-359.
8 梁晓春.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3):91-92. 被引量:7
9 谢服役,史爱兰.肾病患者尿α_1-m、β_2-m RI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1995,8(6):376-377. 被引量:3
10 宫秀春.乙肝标志物检测标本存放时间的对比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5):147-147. 被引量:1
;